4月13日,市委副书记杨文惠再次来到新洲镇庹家峪村贫困户董成清家中,开展扶贫日常走访,将扶贫工作抓在日常、落到实处。
“老董,我又来看你了,最近过得怎么样啊?”杨文惠刚走进老董家就亲切的询问到。
“好着呢,感谢书记的关心”,老董笑着迎了出来。随即杨文惠拉着老董的手在堂屋围坐下来,和老两口亲切交谈。“身体好不好、生活怎么样、儿子儿媳现在过得如何?”,杨文惠问得细致入微,老两口回答干脆实在。“我现在身体没有太多毛病,就是有点浮肿”,老董妻子说到。杨文惠叮嘱老人一定要把身体搞好,该治疗就治疗,同时也要把心放宽、把包袱放下,安心舒心。听到老董说儿媳在长沙务工,其工资仅2000元,杨文惠建议就在家门口工作,市高新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大、薪酬待遇不比大城市少,可以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
走访现场
得知老董一次性分得8000多元合作社的红利,杨文惠表示,长效扶贫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庹家峪村的食用菌扶贫产业见了实效、走对了路。
杨文惠要求随行工作人员:一要引导好、宣传好。要引导村民支持、参与扶贫产业,齐心协力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打造香菇产业走廊;工作队和包村干部要入户宣传,让扶贫对象充分了解市高新园区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就近务工就业的待遇和优势。二要建设好、推进好。香菇产业发展前景可期,要按照时间节点、生长周期,加快完善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增强抵御天气变化、防汛抗旱等风险能力,确保提质增收。三要指导好、落实好。市驻村办和扶贫移民局要常态性指导村里脱贫攻坚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驻村工作队和村要将上级精神、扶贫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四要结合好、运用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党建、精准脱贫有机融合,在合作社建立起党组织,综合运用“党员活动日”、设立“党建示范点、党员示范岗”等方式,激发党组织活力,促使党员模范带头,筑牢脱贫攻坚基层堡垒。
(编辑:梁爽)
(审核:张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