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钰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借“数字经济”之势,提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的提案》已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经政协津市市委员会同意,本提案由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智慧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助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项重点工作。我市于2014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2015年获批“国家智慧城市”第三批试点县市,2016年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并建设了“一大数据库、三大服务平台、十五项工程”,其中,“雪亮工程”、“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天网工程”等项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建设正向政用、商用、民用各领域延伸,特别是在公安交通、国土资源、网络通信、电子政务、民生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
二、前期所做的工作
2022年初,津市市人民政府和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模式,建设津市市智慧城市。津市市政府委托津市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大唐高鸿智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平台运营公司落地津市市,负责数字城市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管理,并形成专业化运行管理机制,聚焦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保障津市市智慧城市建设处于领先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为切实加强智慧城市工作的指导,确保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智慧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2022年,我市调整了津市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市政府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智慧办),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日常工作,统筹规划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定期组织项目建设的调度和督查考核工作。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强化顶层设计。津市智慧城市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第一期建设内容是:智慧警务;第二期建设内容分别是:城市大脑体系(含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数字底座(含城市数据中心)、智慧应用(含智慧警务、智慧政务、智能交通、智慧街区、智慧城管等)、安全保障体系;第三期建设内容分别是:社会治理、智慧教育、智慧园区(含工业互联网与数字经济产业中心等)、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智慧环保等。
三是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举措。2022年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明确了“智慧警务”为津市市第二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第一期内容,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协调调度项目建设进度,市公安局具体负责“智慧警务”建设任务。同时,出台了《津市市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和制定了“智慧警务”项目建设任务分工表,明确了时间节点、资金投入、建设内容和责任人,确保“智慧警务”落地见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津市市智慧城市建设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库两平台”(即:一大数据库、社会治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建设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基础,推进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AI)、5G等技术,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高效汇聚海量数据,有效整合行业资源,逐步建成“城市大脑”运行体系,达到“可看,可用,会思考”的目标。
一是夯实城市基石,建设智慧警务。今年“智慧警务”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工作重点进行建设。一是补重点。按照2022年省公安厅民生实事实施要求,重点建设240路全结构化智能点位、26路5G/4G电子围栏,覆盖学区、重点防控区域等关键部位。二是汇数据。充分融合我市前期建设点位资源数据,建设统一的管理平台、运维系统,实现数据资源最大化利用。三是重应用。重点建设算法仓库、智能解析系统、地图应用系统等算法应用,加强市本级智能化应用能力。四是强实战。围绕实战服务,推动视频图像信息库的数据对接,实现业务底库与智能应用的结合,实现人脸布控、数据统计、车辆查询、布控功能等多维度应用。通过智慧警务建设,整合全市视频资源,明确视频监控系统规范和标准,提升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强化队伍建设。加强与大唐高鸿深度合作,加大新型智慧城市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引进管理体制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专业人才库,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梯队。加强人才培训和关怀工作力度,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三是落实制度护航,强化安全保障。积极适应数字化发展新形势,加快信息共享、大数据开发利用等领域制度建设,以制度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及时研判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切实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增强安全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四是积极争资引项,打造示范引领。积极向上争取配套(专项)资金,把现有的建设项目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紧密结合,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力争将津市智慧城市建设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将津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以上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请各位政协委员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真诚希望全体政协委员进一步关注、关心我市智慧城市建设。
谢谢!
津市市行政审批局
2022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