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政治的问题》的提案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经政协津市市委员会同意,本提案由市农业农村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您提出“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绿色存折’垃圾分类还未深入人心;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淡薄,普遍存在乱倒、乱泼、乱堆等不良生活习惯;大多数村(社区)没有建立起切实管用的长效管理机制;宣传氛围不浓厚,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的现象正是我是农村人居环境普遍存在的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群众根本福祉,事关我市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津市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了《津市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津市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明确市领导联系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办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津市市农村垃圾分类“绿色存折”制度工作方案(试行)》《津市市全域保洁长效体系建立工作方案(试行)》和配套措施,对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庄规划编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2019-2020连续两年获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先进县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针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加大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支持力度。
一是高度重视抓落实,让“绿色存折”垃圾分类深入人心。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对51个村居的“绿色存折”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督导,让此项工作按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三个方面保持规范运行。首先是合理统一回收屋值守时间。由各镇街统一规定、合理安排各村回收屋值守时间,每周定期进行收集、处理及兑换物品工作,各镇、街将回收屋值守安排情况上报给市城管局,并通知辖区各村居,方便工作统一调度和上级领导检查。其次是规范建立建全台帐。建立三级台账,帐帐相符平衡,必须建立户分类垃圾回收明细台账(回收员对农户的台账)和回收屋垃圾进出台账,要求做到进出台账结果平衡(村对回收员的台账、村对回收站点的转运台账)。
二是加强引导,推动市民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全市51个村(居)均建立了环卫协会和网格,通过充分发挥各村(居)环卫协会和网格的力量,一对一、手把手的引导村民正确区分垃圾类别。印发了“绿色存折”制度宣传手册和使用手册,并做到了人手一册,充分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分类方法。同时在农村各中学、小学、幼儿园开辟了宣传阵地,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村民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三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使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根据《津市市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津办发〔2020〕2号)文件精神,2020年安排“绿色存折”运行经费255万元,首先是分类需规范、处置及时。针对个别村垃圾分类及后期处理环节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大量不可回收垃圾堆存在回收屋中,使回收屋内较为凌乱,气味很重等问题。我们已和环保部门迅速确定了有毒有害垃圾处理渠道和方式,如:今年5月,湖南瀚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转运处理我市农药包装废弃物等有毒有害垃圾10.86吨。
四是以实际行动营造宣传氛围,加强群众参与。今年我市积极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将在药山镇的临东、药山两个村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工艺,统筹各类资金加大对粪污资源化设施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粪污、生活污水产生的环境污染。7月初,农业农村局会同省农科院贺博士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向老百姓宣传了相关政策,老百姓了解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预期效果后,纷纷表示赞同,并表示愿意支持和参与。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于我们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22日
办单位负责人:郭久平
承办单位联系人:文 超
承办单位联系电话:0736-421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