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津市市教育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49号提案的回复

2021-07-01 09:34 信息来源:津市市教育局
字号:【

杨劲等3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范我市学校招生、学生转学流程的建议》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经政协津市市委员会同意,本提案由市教育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招生管理、稳控优秀生源外流等工作,积极作出相关举措。一是持续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深化幼儿教育改革,规范学籍管理,坚持以游戏化为主,专项整治幼儿园“小学化”。二是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科学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整合15人以下中小学教学点,有效盘活教育资源,让农村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三是提升高中教育质量,直面高考升学率低这一痛点,同频共振,跳起摸高,推动高考质量稳步提升。四是狠抓中职院校学生就业率,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我市初、高中生源的质量和数量逐年提升,生源流失数额大幅度减少,中职招生获常德市先进单位称号。

二、所做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预防生源流失。一是大力宣传毕业生在津市市内就读高中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优势条件。做好学生在津市市内就读高中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优势条件的宣传工作,营造在家乡就读的浓厚氛围。二是层层签订控制优秀生源外流工作责任状。各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与各班子成员签订责任状;各班子成员与所分包相应教学楼层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三是做好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各班主任及班级任课教师要深入学生家中,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度的沟通和交流,大力宣传在家乡就读高中的优势及所享受的国家和学校优惠政策及对学生今后发展的有利因素,解除学生家长思想上的顾虑和后顾之忧。

2.规范招生行为,狠抓学籍管理。一是规范招生行为。围绕教育布局调整,教育体制改革,制定了2021年招生工作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级新生和初中七年级新生报名均采用常德市义务教育招生系统,家长提前进行资料申请,线上提交审核。二是规范转学流程,依规管理学籍。严格按《湖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范学籍管理工作。开学初严格按规定督促、指导各校完成了全国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常德市基础教育信息管理平台上处理学生异动工作,并对各校上报数据在国网、市网中按要求进行了审核,按程序操作,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方便家长迅速办理相关转学异动手续,为学生家长节约了时间。对于问题学籍,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衔接,配合学校修改相关数据,确保了一人一籍。

3.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为乡镇各中小学新建教学楼、综合楼、还建了运动场、塑胶跑道,教师周转房等,打造农村“温馨校园”。“学校建好了,老师也稳定了,最开心的是去年有10名随父母在外打工就读的孩子‘回流’来乡镇就读。”实施城区美丽校园建设工程、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新建新洲中学等项目,。另外,财政每年安排农村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新建了芙蓉学校、改建津市市第三中学等城镇学校,夯实办学基础。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全覆盖,每个学校(包括村小)均实现“三通两平台”,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有力推进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进程。

4.强化师资队伍,狠抓教育质量。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近来来,按照“退一补一”原则,每年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公费定向师范生安置、公开招聘的教师等途径招聘教师50人以上,除了高中学校招聘外,大多部分都安排在农村学校任教,极大改善了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实施教师待遇保障、工作条件、人文关怀“三个留人”激励机制,农村教师补助制度,每年财政为全市乡镇教师进行乡村补助,每人每月补助600元。此外,建成了教师公租房使农村教师住有所居。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每年举办国培、省培、州培、市培、校培“五级联动”全员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加强名师培养力度,实行评先评优倾斜政策,每年将80%的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指标分配到农村学校,吸引优秀教师向偏远乡村流动,激励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潜心教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呈现出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倒流”的良好态势。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激活教育发展新引擎。一是实施全市中小学党建管理制度改革,成立教育系统党委,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二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配置专项治理,满工作量核岗定编,彻底消除师生比

倒挂现象,破解教师结构性短缺难题。

2.进一步强化队伍专业成长,构建教育质量新体系。一是加强校长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促进校长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全面提高。二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素质教育在课堂的理念,完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功能,开展信息化教研,夯实教师教研课改基本能力,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宣誓制度,签订师德承诺书,建立师德档案,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体系,严肃查处师德师风违纪行为,确保教育系统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3.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激发均衡发展新活力。持续推进津市市职业中专的搬迁和一小搬迁的项目建设,扩充津市城区小学学位,满足中小学生幼儿就近入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学校名厨亮灶工程,学校“煤改电”取暖工程,学校监控设施改造工程,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宿舍、饮水、洗浴、厕所、取暖均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标准。加强“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弥补资源短板,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教育局

2021年7月1日


 

承办单位负责人:韩宝诚

承办单位联系人:王忠明

承办单位联系电话:4223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