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津市市文旅广体局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5号建议的回复

2023-06-28 10:01 信息来源:文旅广体局
字号:【

许佳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非遗+旅游,打造“南北双环”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议》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同意,本建议由市文旅广体局具体牵头承办,现回复如下: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共有财富和精神家园延续的重要载体。“非遗+旅游”融合能够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增加旅游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促进“非遗”在传承中“活”起来。

一、津市市非遗+旅游的必要性

(一)本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一些本地景点缺少地方特色,使得旅游者产生审美疲劳的情绪。非遗起源、发展于地方,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足以给旅游者带来新鲜感,满足其对于“地方感”的追求。表演类或者手工技艺类非遗具有活态性和即时性,为旅游者提供了互动体验的机会,提高了旅游项目的趣味性。因此,非遗在进入旅游地后,必然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二)减少非遗传承的压力

非遗是地方民间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遗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其活态性的特征,面临着技艺消亡、传承困难、难以存续等困境。非遗项目走向市场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业态,还能延续非遗的生命,让非遗传承人更加专注地从事本行业。

二、下一步的做法:

(一)推出非遗+旅游的线路推出“非遗+旅游”线路。“非遗”之旅要以“非遗”项目为核心,以旅游线路为依托,以“非遗”体验区、体验基地为载体,通过产品设计、线路策划,推进“非遗”元素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五湖四海的游客领略津市的“非遗”魅力。

(二)打造“非遗”街区在“非遗”融入景区方面,全域性推进“非遗”资源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广受游客欢迎的“非遗”街区;充分利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展现津市“非遗”项目。

(三)壮大“非遗+旅游”企业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促进“非遗+旅游”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品牌输出、跨界经营、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非遗+旅游”企业。支持有实力的“非遗+旅游”企业通过挂牌上市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打造大型现代文旅集团。

(四)做强“非遗+旅游”主体推进省属重点文艺院团“一院一场”建设,着力改善基层文艺单位创作、生产、演出条件,支持“非遗”精品剧(节)目巡演。培育引导“非遗”文创群体、机构和聚落发展,支持建设一批“非遗”艺术产业集群,全面推广“艺术商圈”模式。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文旅广体局

2023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