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毛里湖镇:建设标准化乡村振兴车间 产业发展再添“硬核”引擎
连日来,津市毛里湖镇大山社区乡村振兴车间施工现场一片火热,工人们分工明确,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厂房建设工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再添“硬核”引擎。
施工现场
走进大山社区乡村振兴车间施工现场,现代化厂房、办公楼的主体结构建设已基本完工,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正在进行屋顶铺设、墙体施工、线路铺设等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建设景象。
施工负责人何定贵称:“目前,一、二号楼的钢构施工和三号楼的框架施工均已完成60%。后续将有序推进装饰工程、地下工程及路面工程建设,预计12月中旬整体完工并投入使用。”
以往,车间用地主要以租赁私人厂房为主,不仅产线面积受限,功能设计也不能精准匹配产业项目需求,车间产能一直难以提升,再加上每年高额的租赁费用,成为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5月份,通过津市发改部门审核批复立项,决定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建一个用地4000多平方米,建设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乡村振兴车间,其中包括两栋新建车间1300平方米、管理办公用房200多平方米。
毛里湖镇大山社区副书记张方侠介绍:“新厂房建成后,预计可容纳约200名工人,为周边居民创收近600万元,为我们社区集体经济创收约100万元。”
项目于9月中旬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仅将增加大山社区集体固定资产投入,还能扭转振兴车间长期租赁私人厂房运营的局面,每年可节约租赁费用50万元,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毛里湖镇大山社区副书记张方侠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还计划进一步扩大厂房规模,承接更多外来订单,持续吸纳周边劳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