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水利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在津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津市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有力指导下,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常德市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以法治思维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认真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现将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行政执法开展总体情况
2024年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坚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重点有序开展了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设施保护、河湖清“四乱”等专项类别的行政执法工作。作为水行政执法部门,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理念,大力整治河道和水利工程设施范围内乱搭乱建、乱耕乱种、乱采乱挖乱倒等水事违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年开展巡查活动124次,联合执法巡查10次,出动执法船只17次,巡查累计4196公里,受理群众举报1次。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持问题导向,每月不定期开展河湖“四乱”巡查,制止违法行为3起,拆除交界水域河道拦网1处,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物、构筑物350平方米、违规拦湖堤坝1500米。清理河道洲滩杨树2000多亩。自2020年毛里湖周边立案查处水土保持案件4件以来,通过宣传起到了很大震慑作用,目前水事违法案件持续下降,有效维护了我市重要水域的正常秩序。水事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水政管理秩序明显好转,水政执法精神面貌不断改观。
为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加强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水事管理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送法下乡等专项普法宣传活动,共出动宣传车18台次,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派发宣传材料千余份,广泛宣传河道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强调依法行政,使水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水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积极性,提高了全社会对水的认识,增强了节水意识和水忧患意识。
(二)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保障情况
1.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属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股),负责日常政策法规股执法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守则及行政执法依据公示目录制度》,及时组织培训和考核。与局属各站所签订《津市市水利局2024年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与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
2.执法培训工作培训情况。一是认真落实水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对局属各站所、股室水政执法人员,司法局组织开展水行政执法教育培训2次,进一步提升水政执法水平。二是按期参加由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和市水利局组织的水政执法人员培训班2次。自行组织单位执法人员培训2次。
3.执法设备及使用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执法“四项制度”,实行持证执法、文明执法的工作要求,我局共配备执法记录仪3台、摄像机和照相机各1台,录音笔一支,为现场执法取证、全程留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确保了现场执法勘验取证、当事人笔录、全程记录和下发责令改正(停止)水事违法行为决定书的程序合法和可追溯。同时,对执法设备使用进行严格登记管理,有效防止因管理不善造成丢失、损毁问题的出现。
4.执法证年检审核情况。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全部由津市市司法局法治办统一培训考试,考试合格的审核颁发行政执法证。同时,我局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执法证年检审查工作,对现有执法人员和执法证件进行详细登记备案。
(三)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1.完善制度建设。与津市市森林公安局、津市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联合制定《关于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联合执法巡查工作方案》,与澧县水利局联合制定《关于开展津澧交界水域河湖安全保护联合执法巡查工作方案》,与津市市人民法院、津市市人民检察院、津市市公安局、津市市司法局联合制定《津市市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方案》。
2.常态化扫黑除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成立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水利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津市市水利局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方案》,明确各股室工作任务及目标要求,并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河道采砂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河长制工作等相结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突出行业重点,全面排查问题。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涉黑涉恶排查,为防止黑恶势力强揽水利工程、强迫交易、垄断材料供应、非法阻工等问题,局水利建设管理中心对参与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标代理、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和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等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执(从)业人员进行了逐一摸排,并定期收集各股室站、直属单位排查台账。三是严格线索研判,规范线索移送。为加强和规范涉黑涉恶线索研判和移送,深入挖掘水事违法案件中可能存在的黑恶势力及“保护伞”问题,结合省委巡视整改,组织水政执法大队对已经办结的水事违法案件开展全面自查,对涉黑涉恶线索一经发现及时移送。2020年以来,津市市对所有涉砂犯罪开展严厉打击判决17人次,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到目前为止,津市水利领域涉黑问题已杜绝。
3.加强行业监管,建立防范机制。一是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水政执法人员加强法律法规学习,邀请津市市检察院到我局进行行政执法授课,积极参加省水利厅组织的各类水政执法培训。二是加强河道监管。在重点水域、敏感水域、案件多发水域安装河道监控系统,没有空子可钻。三是对涉砂船只集中监管。联合海事部门对津市境外挖砂船进行驱离,对津市境内所有挖砂船进行登记造册,在指定水域集中停靠,不影响通航、不影响行洪。四是“典型案例”自清自查。针对2024年中央环保督导组督导的“典型案例澧县孟姜垸非法采砂破坏湿地”问题,结合实际深入剖析原因,对我市可能存在的相似问题逐一开展排查,排查过程中未发现有相似问题的发生。
4.生态赔偿案。根据生环委相关文件今年已完成《李德桃、辛继平朱亮桥破坏水库生态赔偿案》一起。
5.水事矛盾纠纷化解。化解津市市、临澧县关于朱亮桥水库交界水域所筑拦水堤坝问题;化解津市市、鼎城冲柳河交界水域拦网拆除群众矛盾问题。
二、主要问题
1.是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偏弱,部分执法人员持有执法证,均无办案经验,执法力度和执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2.是由于办公经费欠缺和后勤保障不够,导致水利行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水利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大、普及面不广、群众知晓度不高;三是执法装备无保障,行政执法装备及经费无保障,车辆及执法设备欠缺;
3.是缺乏专业人员,缺乏法律专业人才指导开展执法工作,导致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工作效率不高。
三、整改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常德市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求和水利部水政工作会议有关部署,自觉将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常态化开展,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消除执法队伍内部不良因素。勇于担当、敢于碰硬,着力净化水利行业建设环境,切实加大水行政执法工作监督力度,持续推进我市水利行业执法监督全覆盖。
2.提升执法业务能力。定期开展执法培训,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学习,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依法治水、依法行政意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涉河水事违法行为,加强日常巡查,严格执法。
3.严肃执法纪律。执法人员要认真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职尽责,切实提高自身思想认识,认识自身位置的重要性、严肃性。严禁出现思想混乱、队伍涣散、工作断档现象,确保各项执法工作上下贯通、运转顺畅。对违反执法纪律和规定的,依规查办,追究责任。
津市市水利局
2024年12月24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