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内容 |
津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自这座城市诞生以来,当地人就有下河嬉水的习俗,津市土话称之“玩水”,每到夏天,澧水河边人声鼎沸,很多市民全家出动去河边玩水,玩水作为一项非常有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尤其受到津市人的喜爱,也承载了大多数津市人儿时美好的回忆。而由于澧水沿岸铅丝笼护岸工程的实施,这项活动的开展遭遇了严重挑战,甚至还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由于铅丝笼成堆码放,水下地形变得非常复杂,很多地方出现不易判别的陡坎和坑洞,容易造成溺水意外。
二是由于铅丝外露,容易造成玩水者划伤。
三是严重破坏了澧水河岸自然景观。
该项目设计方案的选定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其实以津市河段洪水时水的流速以及抛石处河岸的坡度,完全没有采用铅丝笼的必要,直接抛石平整就很好,类似的项目已经实施过很多次,效果也不错。
建议:
一.加强管理,对可游泳区域进行划定,并完成除险整改;不可游泳区立牌警示,并张榜公告。夏天玩水人流高峰时期还应该派专人值班巡视,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劝阻,而且还可以对活动现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实施及时救援。
二.对划定可游泳区的整改,可以动用机械打散铅丝笼,平整石块堆并清除铅丝,然后用小粒径的砂卵石覆盖嵌缝压实,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表面进行硬化覆盖。
总之,政府对津市人爱下河玩水的习俗宜采取合理引导的态度,并积极营造安全舒适环境,不可以简单粗暴的贸然禁止,更不可以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以上建议。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