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内容 |
尊敬的市长,
您好!
作为外来媳妇嫁入津市白衣建国村,目前在家休产假,偶然的机会看到农村垃圾分类“绿色存折”制度在试运行的新闻,也目睹垃圾中转站在修建,当时感觉无比自豪因为垃圾分类确实有助于改善环境卫生,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都有益,于是兴致冲冲的回家存储平日知道的可回收纸箱,塑料瓶,铝制软罐。然而希望有多大,期盼有多高,失望就有多深!!!
昨天村里来人发放绿色存折并收取工本费时,简单问答了解之后,除了部分笨重垃圾(玻璃啤酒瓶和旧衣服鞋袜--因为重,压秤)外,完全失去了垃圾分类的兴趣和执行动力。婆婆一句话回我:这就是走个过场,走形式而已!原因如下:
1. 一户一册的存折,户是按住房算?还是按户口本算?因为新修房子在马路边,加老房子,村里算我家为两户,但我家的户口根本没有分出来--白衣镇不给分;两户(两本存折)只发一本宣传手册,三本薄薄的几张纸工本费:50元/户,不高,可以交,但难以理解!
2. 发放存折的工作人员说所有垃圾村里统一0.2元/斤回收,除了重的垃圾,其他完全失去的垃圾分类处理的动力,如果到时候真这么价格执行,太廉价--与指导册上的参考价格表差距太大!
3. 垃圾分类标准及处理方法宣传不到位(生动,细致)!仔细看过指导手册后任然存在一些疑问,农村老太太们会去看手册吗?何况很多人并不识字或老花眼,根本就不去看手册,我婆婆就是个例子!
4.可回收垃圾配置设施--三桶一筐加其他垃圾桶,未收到过! 难道只有那12个示范点的100套?农村婆婆妈妈们会自己置办这些桶筐?不会!
5.指导册中提到的有机垃圾处理的热水函,由于屋场限制,没有地方挖土坑,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但真心希望此项利民、利国、利全人类的环境卫生工程最终落实执行的阶段,在老百性的心中仅仅只是走形式,走过场,也希望这不是政府的一个面子/政绩工程,需要的是全农村居民理解、配合与执行!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