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录:华国锋与湘澧盐矿
华国锋与湘澧盐矿
湘澧盐矿是湖南省一家综合性国家大型制盐企业,被誉为洞庭湖畔的一颗明珠。她分为矿部和矿区两处,矿部位于津市市皇牯山南麓,矿区位于澧县盐井镇。
湘澧盐矿起初叫澧县盐矿,是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的战略措施而修建的,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1974年4月28日,澧县盐矿正式更名为湘澧盐矿。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湘澧盐矿自1969年11月开采出卤水,用圆锅熬制出盐,结束了湖南不产盐的历史算起,至今已走过50年的光辉岁月。50年来,湘澧盐矿设施从无到有,设备由缺到全,产量由小到大,质量由低到高,管理由粗到细,效益由少到多,这里面,倾注了各级领导的心血,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工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使其一步一步发展壮大为国家轻工业大型企业。
湘澧盐矿的发展壮大,不得不提到一位曾在湖南工作,后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老者——华国锋同志。
华国锋同志是一位南下干部,其在湖南工作期间,十分关注湘澧盐矿的建设,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虽然工作日理万机,但心中仍十分牵挂着湘澧盐矿的发展。这里,我收集整理了华国锋同志关于湘澧盐矿的一些讲话和指示批示,彰显了一位领导人关心国家建设和关注工业发展的博大胸怀。
1968年3月,在确定制盐厂选址定点方案时,时任湖南省革委会副主任的华国锋指出:“……澧水河是一条炸不断的交通线,把制盐厂建在皇姑山好处极大,如建在矿区既不近铁路,又不近水路,仅基建物质两年也拉不完,还要安装90华里的地下水管,从津市把淡水送到制盐厂,很不合算。”
1969年11月,湘澧盐矿将土法制出的盐送至省会长沙,向省革委会报喜,华国锋听了汇报后十分高兴,并指出:湖南出了盐是件大事,你们要抓紧快上。
1970年5月1日,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的华国锋,省委书记卜占亚等省委领导来湘澧盐矿视察,对参加接待的青年工人代表说:“你们很好,是湖南第一代盐业工人,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党的培养。”
1970年12月18日,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华国锋再次来盐矿视察。
1971年1月,华国锋来到津市为盐矿正式落成投产开工剪彩。在接见津市代表时说:“盐是化工之基,要围绕着盐矿作文章,把津市办成化工城。”
1975年3月,已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听取了湖南省革委会副主任万达关于湘澧盐矿有关工作汇报后说:“盐矿建起来了,产量老上不来,潜力大,要快上。”
1975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在“关于盐矿生产的汇报信”上作出批示,并将信件批转给时任轻工业副部长曹鲁,要求密切关注湘澧盐矿的发展。
1976年1月,时任国务院代总理的华国锋在全国计划会议期间,接见了湖南与会代表并指出:“湘澧盐矿还有些具体问题要抓紧解决,好让他们上去。”
1976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对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说:“盐矿要迅速达到30万吨。”
1977年8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出席党的十一大的湘澧盐矿代表向冬芝,并与之进行对话。华国锋问:“盐矿今年出多少盐?”答:“18万吨。”问:“明年多少?”答:“”争取25万吨,设计能力是30万吨。”
1978年3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在听取轻工业部关于轻工业问题的汇报时,他说:“湖南澧县的盐矿,你们要帮助他们把芒硝提出来,产量就可以由现在的二十万吨提高到三十万吨,搞得好,还能超过。”
1980年1月29日,中共轻工业部党组《关于湘澧盐矿生产情况的报告》向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汇报,建议将湘澧盐矿由地区管理改为省管企业。
而今,华国锋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1年了,但他关心湘澧盐矿发展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在一代又一代的盐矿干部职工的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