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津市>原创作品>详细内容

原创作品

散文:夏天丨周晓娟

来源:文 联 发布时间:2021-02-25 10:15 浏览次数: 【字体:

夏天

/周晓娟

加拿大也会有酷暑,而且持续数周,说来像是神话。

天热,热得透不过气。早上开门,迎面扑来的是一股热气,出去走走,20分钟后,衣服已贴在了背上。白天不再敢出门,囤在家里,正好防疫期间,不跟人接触,连碰空气都有点发怵。

吃中饭时,壮起胆子到后院帐篷下,一顿饭吃下来,汗丝丝地往外渗,觉得帐篷把太阳都聚焦在了我的身上,我抬头想质问,可耀眼的光芒射得我睁不开眼,再不逃离我就要引火烧身了似的!

在空调房里一直躲到吃过晚饭,从窗户望出去,远处的天际红彤彤的。西方的晚间新闻照样四面楚歌:美国新冠病毒染病者已过百万,巴西总统患病,中国洪水,魁北克旱灾,政府要求居民节约用水......

电脑上看完一部电影后已晚上9点,天边的那抹红终于不再嚣张了,天色未残,我出去散散步。

树叶纹丝不动,像热傻了的孩子。天上浅浅的灰蓝色,没有云也不见星月,即便这么晚了,仍像一把明晃晃的刀子,非把人逼疯了不行。我走在这个大蒸笼里,要是把我全身裹上面粉,就像老家向大包铺里刚揭锅的包子,孙二娘家的人肉包子,而且用太阳能省气省电,纯天然食品。

不到24小时,雨,终于下下来了,淅淅沥沥的,斯斯文文的,老家话说,麻麻儿雨。撒在头上,脸上,身上,很温柔的样子,又像慢功出细活,不急不忙,图撒个匀称。

在法国移民开的Lulu咖啡小店,店外木桌边坐下,有帆布顶遮挡着,淋不着雨。静静地,看着来往的车辆,偶尔还有周末仍然行色匆匆的人儿,都是这斜风细雨里的人物和场景。我悠闲,世界忙而我独不忙,顿觉无比的安详和舒适。

店老板Frederic中等个,不胖也不瘦,平头,发鬓有些灰白,腰有点弯曲,见人脸上总带笑,笑到了眼角边的那种笑,显得实诚,在巴黎或戛纳很难见到这种法国人。他大约50上下,和我一样20多年前来到这个法国人爱称的la belle province (美丽外省)。他娶了个当地人,有两个上学的儿子,6年前开办了自己的店,店名据说来自于一部法国电影。来他店里的顾客,他大多都能叫得出名字,让人宾至如归。店的隔壁就是小区的图书馆,他说他的客人中文化人多,档次都比较高(这是不是在间接夸我呢?)。

Frederic来自法国西北小镇Nantes,离大西洋海岸线不远,我几年前去La Rochelle 开会在那儿中转时在市区走马观花过。记得当地有大石头砌成的城堡,火车站大厅一隅设有图书馆,免费。车站的厕所有专人把守,要交费点跟往年的北京公厕有点接轨,当然不是为了盈利,是为了赚点清洁费,可对手头没有零钱又急于方便的旅客来说相当不方便。那一带的人,或者欧洲人,很多人夏天不用空调,觉得没必要,冬去夏来,热一点又无妨!我在La Rochelle住的酒店没有空调,也没电扇,晚上热得睡不着觉,只好用湿毛巾给自己身体降温。第二天跟当地人抱怨,人家马上指责我是滥用空调破坏地球的北美人......

咖啡店对面马路上竖起了一排标志,Frederic说要拍2-3天的广告片,租他的店,能赚点场景费。要是今天开拍,我还能出个镜啥的,可惜......

Lulu店位于蒙特利尔对面的小镇老区,小镇人口20余万,和我家乡津市差不多。300多年前,法国人Frederic的前辈们,在此建制筑堡,老城遗迹就在咫尺。当年开疆拓土的法国人住过的房屋至今仍有一些,面向广阔的圣劳伦斯河,朝南面北,上层开有2-3扇精致小窗,房子木质结构,外面墙壁镶上大石块,冬暖夏凉,估计当年没有现在炎热。300多年后,他们的后代Frederic在老区租了一层两层楼的二楼,带阳台,百米之外就是自己经营的店,说这样简单。Frederic喜欢魁北克的地广人稀,也说法语,但又对严重的英语思维化心怀不满,和他客死异乡的祖先不同的是,他声称退休后就告老还乡。

告诉Frederic我在写点随想,听着雨声,品尝着他冒着高温烤出的新鲜法式面包,喝着法式泡沫咖啡,假装到了他的故乡。他很好奇,也健谈,还记得我上次来带了本 « 圣经 »。聊来聊去,谈到了生死问题,他问我是不是信神。我说只是想活得丰富一些,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信的东西。当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芸芸众生也只不过是过客一枚,终归要来于尘土归于尘土。他说:核战一爆发,所有都会烟消云散,他的面包,我的书,法国的中国的加拿大的,甚至包括几千年的人类文明......

雨正酣,地面已湿透了,雨水渗到了地里去,滋润万物。草洗脸,花面膜,生机盎然绿叶茂盛的树,在这绵绵细雨中,张开了怀抱,同雨仙们一道翩翩起舞。

我打算冒雨回家,伞放在后背包里。边走边听国内喜马拉雅网站上播的梁冬徐文兵对话 黄帝内经 ”,徐老师在说:很多人天一热就吹空调,吃冷饮,不自然……


作者简介:周晓娟,加拿大华裔,原籍湖南津市,曾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影公司工作,曾任捷克国际儿童电影节国际专家评委会主席,现在蒙特利尔文化企业担任合伙人和高级主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