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云朵是关山的喜悦 ——胡红江《皇家粮仓里的盛宴》序丨周恩清
云朵是关山的喜悦
——胡红江《皇家粮仓里的盛宴》序
文/周恩清
云朵是关山的喜悦,浪花是澧水的心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散文是最大众化的写意,诗歌是情感的表达。阅读了胡红江先生的新作《皇家粮仓里的盛宴》以及他十年来写作的散文和诗歌集,深感胡红江先生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细心观察、潜心感悟、积极思考。普通的文字,通过他的笔触提炼升华,成就了一部感情浓郁,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作品。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游记,既有塞北的雄奇,也有江南的婉约,还有各具特色的异国风情。作者看景悟理,视物禅道,游览中留下思索,看后倍感睿智深厚。但游走多国,看过无数的风景,作者最爱的还是自己脚下的这片国土,他在《夏日东北行纪略》这样写道:“一回到中国的土地,就仿佛孩子回到家中,亲切感是所有游客都挂在脸上的微笑。”在暮色四围的皇家粮仓听一曲昆曲《牡丹亭》,“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坐在明代宫廷里,欣赏来自江南水乡的妙曼歌喉和善舞长袖。在粮仓改装的厅堂里,我们不仅是在欣赏昆曲表演,也是在体味古代宫廷生活。”字里行间的历史与文化,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作品带来了“衣香鬓影、曲笛悠扬、歌喉清丽、活色生香的非凡感受”,让人在文字的盛宴里沉醉。
胡红江先生少年时代生活在洞庭湖畔的津市涔澹农场,是从湘澧盐矿的一名普通车间工人起步,先后担任了盐矿团委书记 、制盐车间主任、盐矿矿长兼党委副书记、湖南省盐务管理局局长兼省盐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到北京任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信息官。他的人生不断走向事业高峰。在津市湘澧盐矿任矿长期间,企业连年盈利,成为津市第一、常德市第二,湖南省重点骨干企业及全国最大真空制盐企业,至今为人称道。胡红江家乡情结深厚,被推选为北京津市同乡会会长及常德商会津市分会会长,为津市发展、招商引资做了很多工作。初次见到胡红江先生,是他回乡在市兰苑宾馆招待家乡的文友,彼时我刚刚从市委宣传部到文联工作。他身材伟岸,谈吐儒雅,声如洪钟;念及旧事,笑声朗朗,甚是愉快。无论年龄少长,不论地位高低,皆赞其为人,可见其智商情商之高。后来得知胡红江先生爱好文学,还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他任津市“兰津诗社”名誉社长多年,支持诗社的发展。我曾阅读过他的诗歌集《银花颂》、《白沙吟》、散文集《漫步巴尔的摩》,感慨一个如此忙碌的红顶企业家,怎么会有闲暇写下如此美好的文字。如今他又有新作问世,不得不佩服他的文学初心。
盛夏七月,流金似火。我接到北京胡红江先生的电话,他告诉我他的新书即将出版,并请我作序。胡红江先生请我这个家乡人写序自有他的考量,他视我为家乡文学艺术界的桥梁。但我自量才疏学浅,盛情难却亦乐意为之。胡红江先生的文章,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流,发社会之先声。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对文学的热爱,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不仅仅燃烧着工作的激情,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奋斗精神的体现。他所喜爱的不仅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对家乡的眷恋,对故土的不舍,对亲人的感怀!伟大的时代,进行着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孕育着伟大的情感,亦诗、亦文、亦歌!
时代迫切需要文学艺术,但从拜金到崇文仍需时日。好在津市嘉山孟姜女有情,新州车武子囊萤夜读精神尚存。我们眼中所及的是惟俨大师的“云在青天水在瓶”,我们脚下所立的是屈原吟诵《楚辞》、《离骚》的土地。在个人进退之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坚信关山喜悦,澧水有魂,药山有灵。胡红江先生用他平凡而不失优雅的文字叙说了他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愿文学放飞梦想,文化点亮心灵!
作者简介:周恩清,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市县班第十五期学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