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津市>原创作品>详细内容

原创作品

津市味道:腊味合蒸丨辜建格

来源:文 联 发布时间:2023-04-25 15:29 浏览次数: 【字体:

   进入寒冬腊月,小城空气里飘荡着阵阵的熏腊香气,这个时候腊味合蒸便开始端上人们的餐桌。腊味合蒸是地道的家常菜,亲切的烟火气息,简便的烹饪手法,没有烦恼的油烟,能够最大限度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比炒煎炸烤更有利于健康,一直深受人们喜欢。
   作为湖湘传统名菜,腊味合蒸并没有条条框框的定式,无所谓正宗旁门之说,各家各户可以随意为之,百花齐放。或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腊味合蒸,只要有腊肉、腊香肠、腊排骨、腊蹄子、腊鱼、腊鸡、腊鸭、腊豆干这些食材,选取几样就可以用来做腊味合蒸。不过无论怎样变化组合,唯有腊肉、腊鱼这两样不可或缺,另外搭配腊香肠、腊鸡、腊鸭、豆干之类,各具风味,但是总的食材一般不会超过三种,食材过多显得杂乱,也不太容易蒸透,津市澧县一带做腊味合蒸大多选取的是腊肉、腊香肠、腊鱼,最好都是冷烟子慢熏过的,香味才更为浓郁。
   将腊肉、腊香肠、腊鱼泡水发软,清洗干净,腊肉切薄片,腊香肠斜切薄片,腊鱼剁成小块,准备一点浏阳豆豉、干红辣椒粉末,生姜、大蒜切末,香葱切细葱花。有的人选用婚煮过的腊肉,有的人要将腊肉下锅煸炒,炒出油来,控去一些多余的油,再和腊香肠、腊鱼一起蒸,最终的味道大同小异。
   多数人还是习惯将切好的腊肉、腊香肠、腊鱼直接装到碗里,讲究些的要“先蒸后扣”,腊肉、腊香肠、腊鱼依次整齐摆放在一个碗里,略低于碗沿,再在上面覆盖一层浏阳豆豉、干红椒粉末、姜蒜末,淋些酱油、陈醋,花椒、料酒随个人喜好酌放。上锅大火蒸数十分钟,起锅后,将一只盘子覆盖在碗上,手疾眼快,迅速翻转,把腊味合蒸扣到盘子里,团团圆圆,整整齐齐,不洒一滴汤汁,撒上葱花,点缀一点绿意,也能增加香气,端上餐桌,大快朵颐。
   家庭制作当然不会这么麻烦,很少用这有些花哨的工艺,所以更加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用一大碗装上切好的腊肉、腊香肠、腊鱼,盖上一些作料就行,有的用腊八豆铺底,有人与时俱进用些老南瓜、红薯、土豆生鲜食材铺底,吃些油气,相得益彰,也无不可。上锅大火蒸,喜欢软烂一点的就多蒸些时间。
   腊味合蒸色香味俱全,腊肉香、腊香肠作料香、腊鱼腥味香一起交织混杂,却又层次分明,极其刺激味蕾。腊味合蒸,有肉有鱼,欢天喜地,油而不腻。吃腊味需要细嚼慢咽,此时来一杯酒,正恰到好处,吃一点腊菜,抿一口冷酒,一边咸香,一边冷冽,个中滋味,不用过多言语。更有老饕吃出了经验,腊味合蒸非要等到蒸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N次之后再吃,有的家庭一碗腊味合蒸要反反复复端好几天,经过多次蒸之后,腊味还性恢复原味,口感出奇地好。即使那个汤汁泡大米饭,虽然有一些咸,有些重口味,那种香味让人无法拒绝,多放点米饭即可完美补救,就让胃口这样再次放纵。
归根结底腊味合蒸就是一碗乡愁。年关岁末,陆陆续续,一些游子开始踏上回乡的旅途,远处不时传来烟花鞭炮的炸响,长一声,短一声,年味渐渐变浓。可是过年终究只有那么几天,一年一度,假期苦短,过年之后,游子们纷纷回到喧嚣的城市,背包里、后备箱里总少不了父母大人兄弟姊妹准备的一大堆各种腊味。
   等到什么时候想老家了,晚饭时做一份腊味合蒸,简单,快捷,几片腊肉,几片腊香肠,几块腊鱼,作料甚至可以将就,只放一点老干妈,蒸几十分钟,这满带家乡味道的腊味合蒸就好了,咸香扑鼻,豉香醇厚,来一碗米饭,来一块腊肉,来一块香肠,来一块腊鱼,咀嚼着,吞咽着,回味着,思绪万千,在这繁华而陌生的异域他乡,不时回想起在老家过年的热闹光景,父母大人,兄弟姊妹,心心念念,突然间泪流满面,乡关何处,这无尽的乡愁,刻骨铭心,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到何处去,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那么平平淡淡,却也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辜建格,津市市交通局副局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