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笑农家腊酒浑(彭道清)
十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我跑了一段时间的煤矿,当时煤炭比现在还紧张,供不应求,几乎就是抢煤了。我主要任务就是在煤矿蹲点守候,搞到一车算一车,多发运一车就是对企业的贡献。记得呆的最长的算是慈利广福桥煤矿,俗称“小广煤矿”。在煤矿的那段时间,我熟悉了煤矿的环境,了解了煤矿人的生活,也认识了老印。
认识老印纯属偶然,他不是矿工,也不是家属,只是住在煤矿附近的村民;有天傍晚,夕阳西照,晚霞满天,吃过晚饭的我,百无聊赖,便在煤矿附近漫无目的地转悠,沿着煤矿西面崎岖的山路,我走到了山脚下一户翠竹掩映的农家,屋前是一条也许算不上溪的小溪,流速不快的溪水里有很多小鱼儿,就在我看得入神时,只听身后传来“噗嗤、噗嗤”的声音,我猛然转身,发现一条黑白相间的大花狗朝我奔来,吓蒙了的我顺手抄起旁边一根乡下晾衣的木杆,狗才停止奔袭,跺在我面前狂叫不止,我拿着木杆也不敢挪步,人与狗就这么僵持着。这时,从农家快步走出一位五十开外的男子,朝大花狗吼了几声,狗儿便乖乖地呆在一边去了,说不出我当时的尴尬和狼狈模样了。只见男子哈哈地笑着,一边递着烟,一边拍着我的肩膀,口里不停地说着:“没事,没事,进屋坐坐”。我这才仔细地看了男子几眼,一张不胖不瘦的马脸,头发杂乱地罩在头上,穿着一件七十年代的老式军装,脚上套着沾满泥土的胶鞋,一口纯正的慈利话;男子边说边拽着我的手进了屋,只见他边搬椅子边说着:“你是盐矿采购员,姓彭,听矿上人说过!我姓印,印象的印,你就叫我老印”。老印的家有三间平房带一偏屋,青瓦白墙看起来也还雅致大方,只是室内家具、农具摆放零乱,地上扫是扫过,但家禽排泄物的痕迹明显地残留着; “巧珍!来稀客了,快点还煎个蛋,炒点黄豆,让小彭尝尝我们的米酒”。顺着声音,烟雾缭绕的厨房门口探出一张显得很憔悴的村妇的脸,看了我一眼便退回去了。
不一会,堂屋的方桌上便摆上了几道菜,烧着炭火的土炉子上一钵土鸡香气四溢。我和老印扯白话间,又前后来了两个人,只听老印介绍说是他老弟和舅子,还说今天是他爱人的生日,要我留下了一起吃饭,我赶忙起身,再三说已吃过了,老印拽着我的手,坚决不让我走,盛情难却,只好与他们一起入了席。只见老印从里屋搬出一件似酒坛的瓷瓶,上面沾满黑污垢,一个包裹着塑料纸的木匝把瓶口匝得严严实实,倒入杯中的酒香而不浓,酒中还泛着饭瓤样的东西。但尝过后才感觉绝对是上好的谷酒,真是应了那句广告词:“入口柔,一线喉”。那天究竟喝了多少酒,我已记不得了;究竟喝到什么时间散伙的,我也记不清了。只晓得与老印的闲谈中,知道了他是74年毕业的老牌高中生,本来有机会推荐上大学,但被大队书记的崽顶替了,他在生产队干过会计和队长,老婆因一次车祸身上落下了病根,一直干不了稍重一点的活计;儿子读了最后一届公费中专后分配在县农机局工作。从那以后,我没事的时候就到他那坐坐,不久便成了很随意的朋友。
交往久了,便觉得老印不愧为老牌高中生,说话幽默且很富有哲理。一次与他一起爬山,他问我:“小彭,爬山需要保持一种什么姿势呢?”“低头,弯腰!”我说。老印边爬边说道:“爬山,是在走上坡路,保持一种低头、弯腰的姿势,不仅可以省力,而且会走得更快捷、更稳健。人生也好比爬山,也要懂得低头、弯腰,做人要保持一种低姿态!当一个人春风得意之时,尤其要显得低调一点,不然就很容易摔跤!”慈利那地方石头山较多,且山高坡陡,很少爬山的我不多久便气喘吁吁!下山时,老印又问我:“下山需要保持什么姿势呢!”我立刻答道:“要抬头挺胸,挺直腰杆!”老印说:“对,下山,是在走下坡路,如果这时还低头弯腰,就容易栽跟头,只有挺直腰杆,才能维持好身体的平衡,才能走的稳当。这也好比人生,一个人在遭受挫折失意之时,千万别一蹶不振,应当直面人生,阳光向上,才能尽快地走出人生低谷!”听了老印一席话,真是受益匪浅,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上坡路,还是下坡路,我都能正确对待,积极应对,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健、更踏实!
在煤矿蹲守的日子,单调而又枯燥,时间难打发,无聊极了。所以只要老印农闲之时,便和他聚在一起,小菜两碟,米酒一杯;更多的时候,我叫他腊酒,因为置在伙房里烟熏火燎那么久,应该叫腊酒更确切些!与老印相聚次数多了,两人便无话不谈,谈人生、谈家庭、谈工作,其间偶尔谈起他风华正茂时的情愫,他便掩饰不住愉悦的心情,激情不已,让我叹服!人生那些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回味!与老印的交往,让我学到、悟到了很多东西,感受到了草根百姓的艰辛,感觉到成功与挫折并存的人生也许才算完整的人生。
离开煤矿的时候,老印又用腊酒为我践行,推杯换盏之间只是多了些伤感;临别时沿着山路送我好长一程,分手后还站在原地挥手,让我深深领悟到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那份景致了。
十年了,与老印开始还电话联系了两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的电话卡已停止使用,联系不上了!从此便失去了音讯。因为工作的变动,一直没有机会去找寻他,几次想去看他,却终未成行;忙忙碌碌间总喜欢想起他,想起那泛着米渣的腊酒,还有他那些受用一生的人生哲理。天上的云地上的人,匆匆地合匆匆地分;人生过客如烟,能在生命中留下刻骨记忆的不多,有缘相遇、相识、相知,就该倍加珍惜,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时常这样告诫自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