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叶、银杏与后湖(赵远春)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佛则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初冬时节,津市捷安特自行车运动俱乐部的车友们,组织了一次爽心的短程旅行,让我领略了南阳桐柏红叶的迷人风采,见证了随州千年银杏的古朴伟岸。此刻,我坐在后湖,一杯清茶一份心情,一支香烟一缕思绪。后湖的轻风有些许寒意,而红叶、银杏却早已留在我的心里,不时泛起阵阵暖意。
两天的旅程,头天看红叶,晚上景区河滩篝火加烧烤,次天看银杏。
高老山和启母岭,两座海拔800米的“高山”地处桐柏山腹地。两山之间沟岭纵横、深壑绵延,天然植被厚重密布,一路风景迤逦而来,极目远望千山尽染红层。
北京的香山红叶以枫叶为主,其纤细单薄婉如深阁闺秀。桐柏的红叶呢,丰泽肥美、健硕大方,恰如典型的山野村姑。这些村姑,以黄栌为主,还有大量的野枫、柿树、木梓树等间或其中,冬日暖阳下她们幻化着夸张的红色,有赤红、紫红、桃红、浅红、粉红、橙红和土红,清风摇曳中可谓千姿百态。游人置身这红叶的海洋,没有不晕船的,你会感到时而被推到峰顶浪尖,时而被抛到深壑谷底,五脏六腑沸腾有加。
古城随州的曾都区,曾出土过曾侯乙的编钟,千年银杏谷就坐落在市郊的洛阳镇。走进银杏谷,你就进入了世外桃源、梦幻田野。千年古银杏308棵、百年老银杏17000多棵和510万棵定植银杏树,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银杏树群落。
银杏叶在阳光的照映下,是那样的金黄耀眼,“满城尽带黄金甲”让你左右为难,到底是想黄巢的诗句,还是去想张艺谋的电影?我是两者都不想,只想着贪婪的享受这眼前美景。走在从全国28个省市区收集来的100多万片石磨铺成的景观游道上,瞪大眼睛细细扫描着身边的景色,那是一幅幅令人窒息的美图美画。张开嘴深深吞噬着林中的空气,这里面有一丝丝从古代飘来的清风惬意。迈开腿慢慢感受着游道上的古磨,“石”来运转、“磨道”通天的感觉涌上心头。
不能忘记,男男女女的车友们不停地要东张西望和大泽乡(刘俊和邓泽贵)给他们拍照留影,大家都想把自己与大自然合二为一。也不能忘记,施瓦辛格在银杏谷认养了一棵千年银杏树,纪念碑前大家争相摆出各式健美招式,尽显快乐心情。更有令人唏嘘的是,核心景区中一堆300年前的土冢里安睡着一位老孺人,她怎会想到几百年后每天都有上万的娃娃们与她相伴!情不自禁中,我取下了老婆脖子上的长丝巾,挽住一棵千年古杏,勇敢地高呼:上吊,一定要找大树!
两天的游玩,一红一黄。红,红得灿烂,黄,黄得惊诧,都是美景却各有特色。细细一想,有一点却是惊人的相似,红叶、银杏原本都在荒郊山野之中,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她就在那里静静地生、慢慢的长,是改革开放揭开了她们各自神秘的面纱,人们才看到了她们的惊艳美丽。据景区导游介绍,两个景区游客的高峰值均以万人计,尤其是银杏谷,每天接待量接近3万人。当地农人,每年靠景区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应接不暇”的背后,一定是数着钞票“偷着乐”了。
一阵轻轻的寒风卷走了几片枯叶,老板娘给我续了一杯热水,我的目光投向了后湖的杨柳和清波。红叶很美,是人家的,银杏再美,还是人家的,这后湖,才是我们津市的,而且不管你美或不美。
《清同治直隶澧洲志》上说,津市,前滨大河,后枕湖;街长七里零。直街三条,中为正街,后为后街,前为河街。后湖,原名白杨与街俱远。碧波断处,红桥通焉。沿堤垂柳千株,茶楼酒肆,间露于绿荫中。而蜿蜒茭荷,夕阳箫鼓,览胜者恒于斯。
后湖美不美,各人自有说法。早些年锈水泛滥,臭气熏天,如果说美是真正的臭美。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市政府对后湖投下了重金改造,水在一天天变清,环境在一天天整洁,美正在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不要说我怀旧恋古,志上说的后湖美景,今人可能永远不会再见了。但我在梦中,却经常看到过去的些许画面,更幻想着有朝一日,我们的后湖有成群结队的外地游客“览胜恒于斯”,津市人也有可能“偷着乐”地数钞票了。
远春随笔于后湖茶馆
2014年11月28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