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班日记(蔡德习)
4月19日,星期天,雨。八点钟以前要赶到包保路段值班,起床稍早一点,平时周末没有这么积极。
打 的
头天想好的,若是晴天,就骑着我的“宝马”过河,天气预报是雨天,没想到这天气预报还真准,周末也不例外。住在九澧广场,上街没少打的,尤其是过河办事,比如去市委机关,一般8元,又比如去人民医院,5—6元,并没有在意是否打表,“的哥”、“的姐”也不容易,当然素质参差不齐,也不是我不坚持原则,为块把钱闹心不划算。但春节期间实在不像话,起步10元,稍偏远一点就30、50元不等,让市民想说爱你不容易,影响了市里的形象。好在只几天时间,春节上班调了回去。就这点,我有时也为物价部门叫屈,他们也管了,却不容易管“死火”。又说九澧广场“等的”,有时是“望眼欲穿”呐,他们还“门缝瞧人”么,九澧广场的热闹、亮化并不比任何街区逊色,光跳广场舞的就有好几拨。我打着雨伞边走边张望,好不容易看到“空车”,可分明里面有人,又来了一辆,近看是“7”字打头澧县的,还真不能搭。就这么走着,差不多“刻把钟”,到了新阳光才搭上车。几次到桥头广场遇到红灯,时间稍长司机便从“斜刺”里开将出去,方向盘使得“溜溜转”,虽然是节约点时间,我不知道业内人士怎么看,觉得我们其实不必那么急着赶路。
红 袖 记
启动仪式那天,天气很好,文家湾社区广场显得热闹而祥和,简短的议程庄重而明了,百来号人戴着红袖记坐那儿,摆足了阵势,我带上了前几天办公室发给我的红袖记,上面印着“文明劝导员”,落款“市创建办制”,这文明劝导员是应有之意,市创建办制也于情于理,似也可商榷,有人说能不能印诸如指挥部之类的,高端大气上档次,“部”比“办”更具威慑力。谬矣!“五城同创”需要“威慑”么,该是老百姓对文明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内心需求使然。非常时期的各种袖记发挥了特殊作用,即使是“白袖记”,也摸过敌人岗哨,奇袭过“白虎团”。带上红袖记,我们自己就不能“闯红灯”,否则被人笑话,看到带红袖记的人,也给人们提个醒,约束不良行为,在“自觉”或在“不自觉”之间形成某种默契,点点滴滴的自律和他律累加起来就形成秩序,秩序不仅停留在“红头文件”,小小的红袖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么一想,我们还在乎是“创建办”或“指挥部”,还计较“制”或是“印”吗?
保 洁 工
我们局的包保路段是市委机关花坛至市水务局,凭心而论,这段路还是比较“灵醒”的,表现在临街门面不多,没有一家餐馆,甚至没有一座公厕,“乱停乱靠,乱推乱放,乱窜马路”的几率相对较少,这个路段就是一条路,要称之为“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走在这条路上,提着撮箕,拿着扫把,穿着“黄马甲”(或雨衣)的有三个人,其中两个是夫妇,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是这样排班的,从早晨5点半到8点三人都上班,8点之后一个人上班,下午又改为两个人,下午四点半之后又改为1人,直到六点半,我不知道全市是不是都一样,我想应该是“因地制宜”吧。上午我到“二十万伏变电站”路边的一户人家避雨,老两口端坐在靠椅上,看着湖南经视台,我们打了招呼,两老说进来坐,还要张罗水喝,看我们戴着红袖记,二老大约知道我们的身份,说现在好了,街上又干净,路修得平整,比“当儿”(以前)强多了。二老还守着坳里几亩田,老倌77岁,身子骨硬朗,老妈75岁,腰不好使,年轻“闹狠打”落下病,这从她坐的椅子可以看出,木椅垫着一个弧形的靠背。坐了一会儿,一位身穿黄雨衣的女人进屋,和二老很熟,就是那个女保洁工,她一边脱雨衣,一边说浑身都浸湿打,她穿着自家的雨裤和皮革的上衣,我说还用这么穿,她说不穿不行,时间一长会浸出病来,我接过雨衣,果然湿湿的,粘在身上的感觉一定很不舒服,她说以前绿色的雨衣还好些。我说现在是正规的保洁公司,你们没反映过吗?她说好多人都反映了,没有回音。她和老伴两个人保洁,一个人拿1035元(今年涨了85元),我说基本生活过得去吧,她打开了话匣子,说是和现在的伴是“讲伙”的,“讲伙”之前她有一个儿子,男的孑身一人。之后两人生了个女儿,女儿二十三岁时在澧县的服装城打工,洗澡时窒息死亡,原因是液化气漏气,之前她和同室租住的另一女孩向老板讲过,老板说修好了,其实未修,不幸发生了意外,闹了好久,老板赔了5万块钱了事,她眼里噙满了泪水。说起现在的男人,她也心疼,前年在市里某单位打临工,在三四米深的土坑里出了意外,小腿和踝关节骨折了,单位出钱诊病,也出了护理、营养、误工费,计六万多元,并签了协议。出院后没在原单位干活了。男人去年也找了保洁的差事,现在重活干不了,一遇“天时”腿就疼。她还得照顾他,差不多一个人顶两个人的事,她说认命。这算不算不和谐因素我不好说,只是像她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老百姓,这样的日子,她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我们这些戴“红袖记”的人,又能帮点什么呢?我们幸福家园、美好生活的愿景离他(她)们还远吗?
下笔百言,离题千里。下周当班,不知何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