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津市>原创作品>详细内容

原创作品

与你同在/李炳元

来源:《兰草》 发布时间:2016-11-29 13:14 浏览次数: 【字体:

与你同在

/李炳元


人生弹指一挥,已近知天命的年龄了。自诩惯看秋月春风几十年,叹多少英雄豪杰出没风波里,多少好戏连台锣声震天,多少渴望和憧憬期待来日。欢呼、惊叹、艳羡、膜拜,曾经在我胸中排山倒海,然而,是学生时代被填鸭式灌注“群众英雄史观”的缘故吗?抑或是在南方多年的打工经历使然?位卑如吾侪,平凡如我,普通如大海之水一滴,在面对日新月异的这世界,亢奋与浮躁之余,在绵软的心底旷野,竟始终对你,对如你一样的所有用时间和空间和汗水和梦想来改变生活改变自己的你们,萦绕着缕缕牵挂,几多祈福…….

我与你只有一面之缘。十五年前,我忝为一支扶贫工作队的成员,有半年多时间住宿在山区一家农户家里。户主姓李,大约五十岁年纪,非常敦厚而淡定的模样,他就是“李老板”。你呢,就是李老板的大女儿。当然,这里所说的老板,并不是时下坊间所言的开名车住豪宅拥美女掷千金的成功人士社会精英,而是湘西北地区人们对房东们的一种尊称。李老板膝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招婿上门,小女儿嫁在邻村。大女儿和他的夫君早已南下广东,留下一个三岁的男孩儿由李老板老两口带着;这已是当时很多留守家庭人口结构的共同特点。

李老板有一手好厨艺,对我们这些“街上来的”很好,经常给我们做些乡间好吃的菜肴。只可惜他早年得了一种叫做“肾结核”的疾病,基本丧失了田间劳动力。听村民们说,搭帮李老板的大女儿很能干,也非常有孝心,祖孙三口才在家里过得安安稳稳。谈起大女儿——你,李老板老两口也忍不住点头赞赏。据说,你在长安一家鞋厂打工,勤吃苦做,遇事抢着干,无事求安份,只几年功夫,已经当上了厂里的关键干部,你还从村子里带走了十多个沾亲带故的年轻人,要给他们安排工作,还要管他们存钱、寄钱、看病、交朋友等诸多杂事。从李老板的眼神里,我已经读懂了,你,他的大女儿,已经是父亲心中的骄傲和未来最可靠的希望了。

李老板一家是三间红砖瓦房,我们三个工作队员就住在西头那间你昔日的婚房里。人走房空,虽然你离开已有三、四年了,但当年婚房的简陋依旧看得出来。从房外可以看到不远处一座名叫“羊耳峪”的水库的横堤和崖壁。李老板告诉我们,羊耳峪水库三面是山,有两面的绝壁上生长着许多杜鹃花,一到春末夏初,杜鹃花就开得特别热闹好看。

在村里扶贫期间,有一件小事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市委组织部派人来考察扶贫工作,其中有一个女干部,最爱逗弄你的儿子小松。结果,时年三岁多的小松紧紧抱着女干部的腿不松开,含泪大叫“妈妈,妈妈”!原来,你的儿子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到妈妈了,妈妈的印象在他幼稚的记忆里都已经模糊了,一旦见到年轻的女性,就误以为是妈妈了!看到这一幕,我心里酸酸的,真的是感慨良多啊!我国多少的GDP的获得是以亲情的疏离、母爱的缺失为代价,但这种疏离和缺失最终已产生或将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社会学家们将如何论证?!我知道,你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父母亲,为了村里的乡亲,狠心割舍了多少的亲情和天伦之乐!但你克服了,默默地忍耐并坚持着,不管时光如何飞逝,一如许许多多背负行囊走在未来路上的人们。

有一天,李老板兴高彩烈地告诉我,你回来了。于是,我看到了你,一个自信的新时代的年轻农村女性,一个略显粗犷,但全身透着精明强干的珠三角私企产业干部。你,你的父母和孩子,还有我们三个工作队员,在你家的晒场上,谈笑着,共进中餐。李老板亲手做的柴火炖土鸡的香味,至今飘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由于下午必须赶回城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午餐过后就匆匆走了,至今与你再也不曾见面。告别时,在你搀扶着母亲,牵着孩子的剪影之后,高远的蓝天白云之下,我看到了羊耳峪水库绝壁上那盛开得令人心动、艳丽炫目的杜鹃花…….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孩子当已长大成人,你的父母当已年近古稀。时光荏苒,你又为你的家庭,为你的孩子,为你的父母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我和另一个你也只有一面之缘。八年前,你是一家特大型制鞋厂的普通针车女工,几万女工中的一个。当时我浪迹岭南,独沐椰风蕉雨,在广东一家医院做着门诊医生。就在某一天的一个上午,高烧39度的你被两个工友搀扶着来看病,经检查还发现你患有严重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看着你苍白的面颊、羸弱的身躯,我坚持要你住院治疗,健康的道理讲了一箩筐,你却毫无商量地拒绝了;我主动提出给你开具病假证明,让你休息三天,你又拒绝了。你说,你不能休息,休息总归要扣钱的,你还能坚持,因为你的丈夫长年有病,两个儿子还在长沙读大学,他们都需要钱!他们都指望着你…….看着你取了药步履蹒跚地离开医院,看着你的背景渐行渐远,我的眼里泛起了薄雾,我仿佛看到,成千上万的,我的兄弟、我的姐妹们,为了明天,为了改变,前赴后继,风雨兼程,咬牙前行。我真的已不记得你的名字,但是,你的坚强已经告诉我更多,更多……

我还和许许多多个你,也许擦肩而过,也许素眛平生,就像电视剧里互不相干的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

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在一起。曾经,我们同在珠三角或者长三角的城市和村落里。我们同样离别了亲人和故土,漂泊在中国的南方或者北方,我们同样来自湘资沅澧,来自天府之国,来自江汉平原。来自十万大山。

我们同在,在人头攒动的招聘现场,在忙碌紧张的流水线上。我们名唤“草根”,也许永生立身底层,做着没有更多技术含量的工作,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但我们同样敢于担当责任,敢于释放浓烈的情感,不会妄自菲薄,不抛弃,不放弃,用了我们的真心和坚韧,发现和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同样精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得到了许多蔑视的目光或者鄙视的称谓,我们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到梦想中的财富和地位,我们也许不再会饥肠辘辘但也无法积累更多,但我们不苟且,不气馁,不矫情,我们同样有尊严去书写那个大大的“人”字。我们是渺小的,平凡的,普通的,但我们的合力足以改变世界创造历史。我们的明天与共和国的明天一样,一定会更美好。

这些,你也许浑然不觉,也许你只是怀着一个小小的愿望,揣着一个遥远甚至有些模糊的梦想,背负着亲人们期待的目光,默默地行走在前进的路上,但你的忍耐、执着、踏实、坚强,一样会让你看到旖旎的风光,你的梦想一样会照进现实。听,远处传来年轻、苍凉、忧郁的歌声——

与你同在,风雨中的每一天,坚强的信念,是梦魇的祭奠。

与你同在,生命中的每一天,拥抱着明天,希望就在眼前..


作者简介:李炳元,津市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