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津市>原创作品>详细内容

原创作品

爱读书的人/严心悦

来源:《兰草》 发布时间:2016-11-29 13:20 浏览次数: 【字体:

爱读书的人

/严心悦


最近清理旧物,翻到一张泛黄的图书馆借书登记卡,从时间上来看,是我中学时代填写的,一笔一划,端庄持重。那是一本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书早已还了回去,却落下了借书登记卡。我在感叹自己独具一格的时候,浅笑自己的不自量力。

“文学、小说类图书请三天内归还。”登记卡右下角印有这行小字。适当借阅,但是不能影响学业。如今我很能理解学校领导的用心。事实上当时我也并没有读完《雪国》,现在重读这一经典文学著作,三天是何其短暂,光阴似流水,只能取开头。

学生时代提倡素质教育,开卷有益,学校响应号召,鼓励同学们前往图书馆汲取知识。学校图书馆是一幢独栋小楼,常年阴暗潮湿,阳光永远洒在它的窗前而无法穿透它。书本和书本堆叠起,密不透风,轻轻一扬满目尘埃。放在显眼处的多是教辅、竞赛类的书籍,其次是《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文学、小说类的图书往往放置在最里层,要拐过好几个弯,经过好几个房间。

那时我常去学校图书馆,借书、读书成了课余爱好与习惯。很多年后偶遇图书管管理员老师,他还记得我,我们聊起那段时光,他只是淡淡的说图书馆是天堂,那里没有贫富贵贱、阶级等级差异,你们都是孩子,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孩子。老师是中文系高材生,痴迷阅读,毕业后回到母校图书馆工作。他告诉我他去过很多图书馆,见过狂躁症的作家,每天坐在同样的位置潦草记录着自己苦思冥想;辩证主义者坐在夹满卡片的书堆中仔细推敲历史主义观念;甜蜜的情侣用放大镜端详世界地图,商量蜜月之旅。在图书馆,所有人平等的享受纳税人的权利,壮阔拱顶的高墙,优美弧形的门窗,这些精心布局的建筑似乎提醒人们头顶的灯光来自天堂。

因为爱书,所以爱着每一个爱书的人,这是他毕生的事业。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也是一个爱书之人,40平米的房间里没有衣柜,却有两个书柜。这直接引起家庭纠纷,房价多贵你知道吗?这么多书你读完吗?你不会下载电子书来读吗?知道,知道,这些我都知道,可是,有些书是有守门作用的,那是文学的底线。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些鸿篇巨著是注定不会买来即时阅读的,他们存在的意义是提醒你,这是文学的根基,所有的盘根错节都由此展开;而有些刁钻冷门的书籍则是兴趣所致,拿到手的第一时间便会细细研读;另外更多的是畅销书,是主流的意识,当代人用此发声,你听见了,便是学习。

表妹是电子迷,IPDA、Kindle一应俱全,以前我总是心存轻慢,一弹指一页,看似美好的东西,你真正能读到多少内容?直到前几天,和她出门等一个朋友下班,原计划二十分钟的等待延长至一个多小时。坐在车上,密闭的空间让我变得焦躁,而她却优雅的从包中拿出Kindle阅读器,自顾读了起来。此刻阅读变得如此便捷,如此生活化。我不忍打断她,无聊的翻看手机,接受垃圾资讯。时间飞逝,在她抬起头的那一刹,我似乎看见她的眸子里闪着光芒,一场文化的洗礼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我们的差距,电子阅读与纸质书本阅读的差距。更广泛、更快速、更便捷,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是这个美好时代的产物。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喜欢纸质图书。身处书的海洋,整个人便活了起来,耳朵变的聪颖,沙沙的翻书声是美妙的乐曲;鼻子变得灵敏,油墨的味道让人饥肠辘辘;眼睛看见不同类别,不同颜色书脊的构成,这些都是感官的刺激。就像美食家去了一个饕餮盛宴,珠宝爱好者进入一个钻石展厅,如此这般,其实没有什么差异。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种阅读方式甚至可以打一场辩论赛。很滑稽,难道豆腐脑放糖还是蘸酱也能打一场辩论赛?说到底,这只是一种选择,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而已。有人喜欢买书收藏,势必就有人喜欢电子阅读。你迷恋纸质手感、图片色泽、光感表现,他钟意方便快捷、时间支配、包罗万象。阅读的本质还是在于读,阅的方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买了很多书,不能证明你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是当你读过很多很多书后,你会明白你的爱。一本有纸可摸的实体书变得并不是那么重要,出于拥有欲,你购买了它,然后你买了很多很多书,也只是购物狂说起来动听一点的自我安慰罢了。



作者简介:严心悦,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检验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