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津市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编制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工业集中区的行政管理规定,审核投资项目,并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或者报批。负责工业集中区内土地的开发利用,管理工业集中区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按规定管理工业集中区的财政、建设规划、劳动、人事、治安、房产、国有资产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负责兴办和管理工业集中区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管理工业集中区的进出口业务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按照规定处理工业集中区内的涉外事务,并对工业集中区内的企业进行协调管理。履行津市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完成其他工作任务。
2.机构情况,内设产业发展局、规划建设局、社会事务局、招商局、办公室,派驻机构包括财政分局、国土分局、城管分队。
3.人员情况,管委会核定编制29人,年末在职人数28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围绕国家级园区、“1115”工程目标,聚力发展园区经济,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对企业的奖励与扶持,微小企业的贷款贴息补助等方面。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16年初预算:收入合计13150000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3150000元。支出合计13150000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00000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000元,城乡社区支出700000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730000元,住房保障支出4500000元,其他支出1000000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当年收入合计17667061元。主要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与上年相比减少75854730元,减幅30%,主要原因为公务费减少。
2.当年支出合计14040771元。
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685136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651716元,增幅159%,主要原因为人员增加与工资标准调高。日常公用经费11355635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152736元,减幅9%,主要原因为公务费减少。
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本年度无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80000元,公务接待费50000元。与上年无变化。
(2)会议费支出情况:本年会议费80000元,与上年无变化。
(3)培训费支出情况:本年培训费35000元,与上年无变化。
(4)委托业务费支出情况:本年2200000元,上年13386005元,减少11186005元,减幅83%。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本年度年末结转其他支出类别3626290元,主要原因为跨年度结账。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年末资产、负债基本情况:资产合计57400657.1元,负债合计49330000元,净资产合计8070657.1元。
与上年度对比情况:资产减少584664.51元,减幅1%。负债减少5003939.51元,减幅9%。净资产增加441925元,增幅121%。
四、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财务制度建设,使管理更具规范化
财务制度建设是财务科非常重视的基础性工作。津市工业集中区在2016年在已实施各项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党和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以落实“一权两制一司”为契机,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补充完善了《津市市工业集中区财政分局主要职责》、《财务报销流程》、《津市工业集中区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这些制度的配套建设,基本上形成了津市工业集中区财务管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对促进园区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规范作用。
(二)强化经费监督,做好收支平衡
年初,财政分局就对针对本年度部门结构调整在经费支出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按照财务科目进行分类,以部门生产特点为参考依据。本着勤俭、节约、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对2016年经费预算进行了详细分解,从整体上对经费有了统筹安排。在具体工作中,依法、合理、有效使用每一项资金,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支付程序办事,改进了津市工业集中区合同单结算、资金分类支出报销单、出据票据备查账三种格式,使其更加规范、科学、合理。与此同时,建立了严格的资金支付流程,加快了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做到先审后支、不审不支、支出必有来源,实行了先批后支的报账程序,全过程监督预算执行,提高财务管理,保证了收支平衡。
(三)部门预算编制及总体执行情况
一是细化预算内容,根据近几年财务支出明细账详细分析收入、成本费用的执行情况,按科目进行了分类统计,为2016年全面预算奠定了基础;二是提高预算透明度,其明细指标以管委会工作要点分解到各局(办),使各部门对全年预算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增强预算的刚性,注重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情况,不定期的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严格审批程序。一年来,预算的总体执行况良好。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年,津市工业集中区的财务工作在制度建设,项目细化分解管理、支出合同管理、保障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如项目资金全程跟踪监督中间环节链接不够,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专业操作技能总结不够,部门预算、执行、决算口径一致,分析原因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在新的一年里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诸如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完善项目资金全程管理体系以及充分发挥财政国库支付网的作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