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部门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国家、省、常德市关于统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组织实施全市统计改革及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和统计调查计划;组织实施全市的人口、经济、农业等大型普查;组织实施全市经济社会各行业的统计数据收集、汇总、整理工作;定期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信息;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依法指导和协调全市的统计业务工作,审核市直各部门的统计调查计划及方案;开展统计科研、统计教育、统计宣传和统计干部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承办的统计专业资格考试;建立健全统计数据库,指导基层单位加强统计基层建设。
2.机构情况:津市市统计局是主管全市统计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下辖津市市城乡经济调查队、津市市民意调查中心两个股级事业单位。
3.人员情况:现有在职人员12人,提前退休1人,借调临聘人员3人,退休人员11人。内设办公室、业务股。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一是开展“四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以企业联网直报为核心的“四大工程”建设,加强与基层报表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对统计人员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为准确及时的报送数据而努力,使“四上”企业统计数据联网直报平稳运行;联网直报平台指挥中心申请成立了民调中心;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工作记账质量不断提高,住户记账补贴及辅助调查员的补贴费有所提高,年度住户样本的换户工作平稳进行。二是指导全市镇(街道)统计站建设。3月份开展全市镇(街道)统计站达标验收工作,要求全市镇(街道)按照省统计局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及常德市统计局提出的2016年全市各乡镇(街道)统计站必须全部建设达标的要求,现已全部达标。三是开展“三农普”工作。2016年是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开局之年。我局认真布置安排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各项工作,按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总体要求,进行了时间进度安排,整个普查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普查准备阶段、现场登记阶段、数据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阶段,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阶段。目前我市农普已组建机构正在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四是成功申报生猪调出大县。近日,津市申报生猪调出大县正式获批,充分激发养殖户投资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热情,大力推进我市优质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帮助广大农民持续增收。五是积极参与促进三产发展工作。4月18日,在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三产”发展及统计工作调度会,各部门、责任单位一把手参加了会议,要求各部门、责任单位配合统计局做好服务业单位的入规入限工作,目前已有2家企业申报成功入库,3家自然入库的在审核中。六是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指标”考核。按照市委的要求,统计局承担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指标的考核工作,对各小康责任单位下达了年度考核目标,并配合市委“小康办”、“两办”督查室多次开展专题督查,为全面完成各项小康监测指标而努力工作。七是开展为民办实事数据评估。统计局建立一整套为民办实事的数据评估体系,加强了与市政府考核办的联系,平时对责任单位进行沟通,对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勇于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为老百姓的福祉鼓与呼。八是开展创国卫居民满意度调查。3月份落实创国卫居民满意度调查方案,实行“专人、专岗、专责”的管理模式,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共入户300户,整理汇总了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情况
2016年我局本年收入总计256万元,较2015年决算收入增长35万元,增长率为15.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财政经费保障到位,财政拨款收入增加。
2016年支出总计2256元。按支出项目类别划分:基本支出25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0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13万元,基本建设支出41万元。
(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6年我局“三公”经费总额为4.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3万元,下降率为35.9%。
(三)机关运行经费支出说明
2016年我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56万元,其中:统计信息事务支出253.5万元;商贸事务支出2.5万元。
(四)我局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情况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见软件查询模板)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津市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