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笔之年,也是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之年。2015年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开展风险隐患评估、应急资源普查两项基础调研,加强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组织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开展应急管理现场演练工作,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扎实、稳步推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
一、强化机构建设,健全组织体系
进一步完善市应急办职能,充实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理顺工作职能;加强公安、消防、安监、水务、林业、卫生、民政、地震、国土、环保、交通、电力、建设、畜牧等有关部门牵头的应急机构组织体系建设,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抓好乡镇、社区(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的应急管理,带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上水平。
二、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完善应急演练常态化机制,组织和参与应急演练等6次以上。市应急办加强对各单位应急预案演练的协调配合,推进各部门、单位职责落实;各乡镇、各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和应急演练开展情况要及时报市应急办。
三、强化基础工作,加强应急保障能力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定期进行监测,形成风险隐患排查数据库;继续加强应急物资普查和储备力度,形成动态物资普查数据库,进一步优化应急物资的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确保及时补充和更新;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严肃责任追究制,确保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人员保障到位,物资保障到位,技术保障到位。启动部分应急分预案的修订工作。
四、强化宣传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由市应急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一次《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二是重点做好高危行业和领域生产人员岗位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三是各社区、村委会在辖区范围内,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单、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应急常识,增强全民防灾、减灾、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同时,对机关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急专业管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分期分批等形式的应急管理知识学习培训,提高各级各行业人员应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