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津市1000万吨机制砂专用码头及装卸线工程拟审批公示

2022-06-13 16:41 信息来源:环保局
字号:【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津市1000万吨机制砂专用码头及装卸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常德市生态环境局津市分局  邮编:415400

联系电话:0736-4222966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津市1000万吨机制砂专用码头及装卸线工程
建设地点常德市津市市新洲镇新洲港区澧水河段右岸
建设单位津市嘉山实业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常德市双赢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津市1000万吨机制砂专用码头及装卸线工程占有岸线200m项目组成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1)建设2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码头水工建筑物主要包括趸船、定位墩、钢引桥、引桥墩、转运墩、引桥等;(2)配套建设给排水、消防、供电、通信、照明等公用工程;(3)建设相应的环保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656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5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废气环境保护措施:设围挡和洒水抑尘装置,设置汽车冲洗点,施工场地出口道路硬化,建筑垃圾采用加盖车辆,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建筑垃圾,对破包和撒落于地面的水泥及时清扫,通过以上措施,减少施工期扬尘的产生。

(2)施工期废水环境保护措施:建设隔油池、沉淀池处理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处理后回用场地洒水抑尘;项目施工生活污水主要依托附近居民点;港池疏浚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挖泥区设置防污膜与投加絮凝剂相结合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悬浮泥沙流失量,同时应加强港池疏浚施工期对作业区下游260m处断面的监测,一旦发现作业区下游260m处断面水体中悬浮物超标,应立刻停止作业并进行环境治理。

(3)施工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采取选取噪声低、振动小的先进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等措施,减低施工期产生的噪声。

(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位置处理;生活垃圾设垃圾桶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

(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水下施工作业对底泥的搅动范围和强度,减少悬浮泥砂的产生量。陆域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在泥浆池四周设置土堤等类型围堰,在溢流口设置土工布,泥浆池设置雨天遮盖装置,该措施的落实可防止钻孔施工时因降雨而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澧水水体的污染影响。施工废水回用,生活污水禁止排入澧水,生活垃圾集中上岸处置。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1)营运期废气环境保护措施:在两艘趸船的料斗处分别设置水雾化喷淋装置,并设有挡风板,砂石料采用密闭带式输送机运输,并配套水雾喷淋装置。

(2)营运期废水环境保护措施:码头员工生活废水经流动性厕所收集后定期转运至津市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趸船甲板四周加设挡水槛,并在没艘趸船甲板下方设置一个10m3的废水收集池,趸船甲板冲洗废水经废水收集池收集后接入后方机制砂生产厂区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在输送机钢引桥下方设置废水收集沟,并在码头前沿陆域设置挡水墙和废水收集池,带式输送机使用过程中因货物含水率较大而产生的废水经收集后接入后方机制砂生产厂区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趸船上设置一个容积10m3的含油废水收集箱和一个容积30m3的船舶生活污水收集箱,用于接收到港船舶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后交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经营单位接收转运处置。

(3)营运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到港船舶降低航速,减少鸣笛次数,运输带设备隔声、减震、降噪。

(4)营运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码头员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普通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船舶生活垃圾由船舶自备生活垃圾收集装置收集送趸船生活垃圾暂存点,交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经营单位接收转运处置。

(5)营运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厂区内进行合理的绿化;定期开展生态监测,了解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采取增值放流等生态补偿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