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津市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回复

2022-06-06 16:27 信息来源:卫生健康局
字号:【

邹惠荣、黄松林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开展我市普通人群慢病筛查的建议》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同意,本建议由津市市卫生健康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一、我市慢病防控工作概况:

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我市于2016年创建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19年又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分别出台了《津市市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津政办发﹝2016﹞33号、《津市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津政办发〔2016〕6号)、《津市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8-2025年)》(津政办发〔2019〕4号)等一系列慢性病防控的政策文件,在政策完善、环境支持、体系整合、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评估、引领创新七个方面全方位地开展了全市人群的慢性病防控。

1.各镇、街均成立了慢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有慢病防治管理工作的专干,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慢病防控网络。

2.加强了高危人群筛查和慢性病全程管理。各镇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且门诊首诊测血压率均达到了95%以上,并将门诊首诊测血压高的人群纳入高危人群进行登记和定期复查,提高了慢性病人的发现率。2022年4月止全市现累计发现并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病人数为16052人,规范管理的高血压病人数为13592人,血压控制人数为11824人,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4.7%和73.7%;全市累计发现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数为5476人,规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648人,血糖控制人数为4224人,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血糖控制率分别为84.9%和77.1%。全市累计发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73人,累计规范化管理1262人,病情稳定1270人,服药治疗1220人,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率为5.03‰,规范化管理率为99.1%,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稳定率为99.8%,服药治疗率为94.9%。

3.开展了死因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报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报告和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按照《死因监测管理工作规范》、《心脑血管疾病报告技术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报告工作方案》《肿瘤随访登记工作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了全市慢性病的各类监测工作,对各医疗机构进行了督导及业务培训。

4.开展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利用各个慢病宣传日开展了“三减三健”各种宣传活动。利用爱牙日、禁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脑卒中日等慢病宣传日以及精神卫生日开展涵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等内容的宣传活动,科学传播健康知识,广泛传授健康技能,深入倡导全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为全面提高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每年组织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了省疾控中心举办的万步有约拓展赛,开展了健康口腔进校园宣传教育,以及儿童窝沟封闭工作、开展了家庭主厨减盐项目,为我市防控慢性病夯实了基础。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慢病综合防控机制

市卫健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又协作配合,建议医疗保障局调整适量医保资金用于普通人群慢病筛查,在防、治、管上齐抓共建慢病综合防控机制。

2.加快健康信息化建设助推慢病防治

以“康养+医疗”为契机,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作用,实现社会各部门、医疗机构数据的对接,整合辖区各种资源,促进慢病综合防控的便捷性和实施性。

3.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进一步完善辖区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提升工作实效,深入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完善“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促进健康知识和慢性病防治的知、信、行,让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和行为落实到每一个人,营造全民健康的良好氛围。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6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