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耿鸿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助推我市生物医药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同意,本建议由市科技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接到承办任务后,市科技局高度重视,成立了办理工作组,党组书记亲自部署,局长负责牵头办理,分管班子成员具体抓,积极对接工信局、高新区等部门,并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重点着眼建议中提出的“企业技术创新建设与人才建设”问题,抓好代表建议落实。
2.突出政策引导。扎实落实与科技相关的奖补政策,今年以来,落实了上级科技奖补资金共计400余万元,包括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大赛、技术交易类补助等各类奖补资金。去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对企业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发明专利等21个方面进行奖励。市科技局依据文件,拟对引航生物的创新研发平台,新鸿鹰生物、和平生物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醇健制药的科研项目,新合新、鸿鹰生物的产学研合作以及新合新、醇健制药、海路生物、鸿鹰生物的授权发明专利等方面进行奖励,奖励额度达316.85万元。
3.提升科创能力。积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今年在全力争取下,津市市高新区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湖南省唯一获批的专业孵化器,目前,孵化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孵化了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同时也吸纳了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项目等优质资源落地津市。积极建设研发平台。引航生物成功获批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常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北特食品成功获批常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对2021年已投产的年内新增生产设备投资达200万元以上的新合新、龙腾生物、科益新、创源生物等企业,按新增生产设备投资额的2%予以奖励,奖励资金达到187.62万元。企业开展技术升级的积极性较高,截至目前,企业成交技术合同20份,成交额6562.56万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生物医药企业。通过以上这些举措,推动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创新能力。
4.强化人才支撑。发挥津市市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市级领导联系对接院士专家活动,1名市级领导、1个部门对接1名院士专家,截至目前,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登门拜访院士专家20余次,各部门保持了每月至少2次的高频对接。实施重点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开展项目技术集中评审活动,邀请8名院士专家,围绕9个生物医药类项目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建议23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市职业中专与企业搭建平台,定向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截至目前,有100名学生分别与高新区12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5.强化产学研结合。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入驻津市开展技术服务,引导企业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协同创新,促成新合新、鸿健生物、玉津医疗等生物医药企业与湖南大学、江南大学、文理学院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协议,截至目前,全市9家生物医药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1个。定期征集、梳理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行业共性需求、企业技术需求,利用合作高校、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资源,开展对接,先后邀请了王柯敏、彭孝军、柴立元、史才军、尹笃林、习小明等11名院士专家或团队来津到生物企业实地考察,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6.开展精准招商。着眼延伸生物医药产业链,围绕酶制剂、甾体激素及医药中间体、植物提取、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充分利用院士专家资源,开展精准招商。比如,引进了陈坚院士的鸿健生物“年产1000吨黄酮类化合物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此外,陈坚院士与引航生物合作的发酵和生物酶项目、曾建国教授的人用天然植物提取项目、单杨院士推荐的柑橘落果高值化加工和香叶木素(类黄酮)生物合成项目、雷光华院长推荐医疗器械项目、郑群怡董事长的保健食品项目、欧阳冬生董事长的医疗器械生产和检测平台项目等6个项目正在跟踪对接中。
津市市科技局
2022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