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贵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青少年视力保护的问题》的提案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经政协津市市委员会同意,本提案由津市市津市市教育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导致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2022年,我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共25所。其中,普高2所,职高1所,初中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小学5所,乡镇中心小学5所,村小2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根据2021年全市13776名在校中小学生视力筛查统计结果,近视率达到53.72%。男生7127人,近视率为50.05%;女生6649人,近视率为57.66%。
二、所做的工作
1.高度重视,部门协同发力。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2018〕3号),结合津市实际,2020年10月,召开青少年近视防控调度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出台《津市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方案》,将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作为部门履行教育责任和教育督导重要评价指标,强化学校主体责任,纳入学校年度绩效考核。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健康用眼意识。一是将宣传教育作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首要环节。利用健康教育宣传专栏等媒介宣传青少年儿童科学用眼知识。全面普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健康用眼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良好氛围。二是结合课堂开展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健康大讲堂等活动,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的用眼行为。三是围绕每年“3月、9月近视防控宣传月”6月6日“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近视防控知识宣传活动,如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手抄报、主题板报、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对近视防治知识、近视危害等问题进行宣传教育。宣传近视预防知识,强化学生爱眼、护眼意识,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指导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用眼健康知识教育,争取家长对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四是鼓励和倡导学生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全市各学校落实青少年学生的两操即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增加户外、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严格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并为儿童提供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促进视力保护。
3.发挥专业医疗机构主力军作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定期筛查建立档案。积极与市疾控中心、中医院配合,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和近视率核定,完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2021年起,连续三年每个学期联合中医院对全市所有学生进行视力筛查,2021年5月-6月,联合中医院对全市所有学生进行近视筛查,教育局及各学校确保一生一档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可以通过二维码及时掌握孩子视力情况。二是定期开展教学环境监测。全市各学校运用卫生专业教学环境监测结果,不断改善校舍环境及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的采光和照明设备,科学配置与学生身高相适应的课桌椅,根据学生的生长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每学期至少调整一次课桌椅高度,确保作业距离合理、照明达到基本标准。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积极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加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经费投入,完善好学校卫生室设施设备,改善教学环境。
2.进一步强化联动联防机制。联合市卫健局、市市监局等部门加强管理,做好近视防控指导、严格监管、督查考核。学校和家长联合监督,学校的每一位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矫正孩子的读书、写字不良姿势,家长在校外督促矫正孩子的不良用眼习惯。不断加强眼视光产品监管和计量监管,整顿配镜行业秩序,加强广告监管。
3.进一步加强学生用眼知识等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用眼的意识。
4.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保护学生视力。严格控制学生课后作业的用眼时间,特别是使用教学和娱乐电子产品的时间。
5.积极向上争取省级教育卫生专项资金。把儿童、青少年近视治疗纳入医保门诊报销范围。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教育局
202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