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人民政府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年度工作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2019】60号)的要求,结合常公开办发【2020】2号、3号文件的责任分工,由津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市政府网站(http://www.jinshishi.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津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公开办联系(通讯地址:津市市九澧大道政务中心三楼;邮政编码:415400;联系电话:0736—4200051;电子邮箱:jsszwgkb@163.com)。
一、总体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今年,市政务公开办提请市政府调整了津市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市委副书记、市长为津市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加强了我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年中,召开了全市政务公开暨政府网站业务培训大会,配套出台了《津市市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津市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制度》等11项工作制度。9月底,市政务公开办组织开展了全市镇(街),市直各单位、高新区管委会政务公开工作调研活动,让基层公开工作由“突击公开”逐渐转变为“日常公开”,由“要我公开”转变为“我要公开”,促使基层公开工作真正走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规范平台建设,信息公开取得成效。
坚持把政府网站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全年市政府网站共发布公开信息9069条。对标发展指引和平台规范、对标市级集约化平台建设规范,统一将津市市政府网站和党委群团等部门网站迁移至常德云中心,完成了全市各单位网站及域名整合工作,打造了 “一县一平台”,并统一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模版,规范法定公开内容,加大推进权责清单、市场监管、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建设、精准扶贫、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分类进行梳理、汇总,切实提升公开质量和实效。根据政务公开梳理的26个领域事项,开设了2020年津市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专栏,对2020年深化决策信息和权责清单公开、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公开、深化重点信息领域公开、加强“六稳”、“六保”政策发布解读以及加强基础工作等五大板块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分类公开。
(三)优化工作流程,突出工作亮点。
在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领域事项的梳理过程中,我市坚持“需求导向”原则,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事项,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全面梳理公开事项目录,强化标准引领,细化公开内容,充分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编制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性强的基层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公开标准和流程。实际操作中,坚持与现有公开目录相结合、坚持与津市市基层实际相结合、坚持试点与重点领域政务公开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连续性,确保公开事项重点突出,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在公开内容方面,所有责任单位依据群众的诉求,逐项确定公开主体、依据、方式和时限等公开要素,做到积极主动公开、第一时间公开和多方位公开,实现政务公开便民化、高效化,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责任部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公开,确保公开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试点工作强化促进重点领域政务公开,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加强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 | 本年新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6 | 6 | 77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许可 | 3430 | +682 | 7013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12172 | -893 | 11393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行政处罚 | 616 | +119 | 1113 |
行政强制 | 70 | +57 | 127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16 | +8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196 | 6.05亿元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基层公开工作基础依然薄弱。主要体现在各单位从事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少,绝大部分是办公室人员兼职从事此项工作,部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未成立或者成立以后未起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政务公开工作进度慢。
2、信息共享渠道少,很多信息无法及时获取。
3、今年按常德市要求将所有镇(街道)及市直部门的政府网站频道页及各类政务新媒体关停,导致公开渠道变少。
(二)改进情况
1、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分管同志具体负责、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协同配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持续抓、抓全面,确保公权运用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哪里,公开就延伸到哪里。
2、突出做好主动公开。及时督促镇(街道)、市直单位做好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工作,注重公开工作依据、标准、执行过程、结果等组成要素,多层级的要逐级公开。
3、扎实推进队伍建设。搞好人员调配,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指导基层同志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术。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津市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