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津市市人民政府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3-12-12 14:5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2012年度津市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年度报告

2013年3月10日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常德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津市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其它相关工作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津市市政府网站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津市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4241600。

一、概述

根据《条例》要求,2012年开始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2名全职工作人员,设立了信息受理申请点。截止2012年底,津市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答复工作顺利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抓考核,完善政务公开保障。为进一步深化领导和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对照上级考核指标和我市实际,出台了《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政务公开考核细则》等系列文件,并积极与市绩效办、市满意办进行衔接,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了全市绩效考核和满意政府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还每三个月一次,邀请部分满意政府监督员、人大代表等人员分组上门对各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民主测评,测评活动采取听、看、评的形式,并现场发放测评问卷,由每个单位组织10—20名干部对全市各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测评,再统一汇总后向全市公布测评结果,测评结果与年底的满意政府“双十佳”评选活动相挂钩,在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和社会效应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二是抓基础,扩大政务公开层面。针对以往企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基础差、亮点少等问题,今年来,我们与市总工会积极衔接,按照上级关于厂务公开的相关要求,采取思想引导、上门指导、政府督导等手段、争取企业对厂务公开工作的认识,培植出了市人民医院、市娄星纺织等一批厂务公开示范单位,7月份,省纪委、省厂开办、省总工会联合组成的厂务公开管理工作检查组,在查看现场、资料后,对我市的厂务公开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村(居)级代办点建设方面,我们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进行安排和部署,还带队到临近的澧县学习其工作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村(居)级代办点工作制度和工作台帐,目前,我市湘北公路沿线和新农村建设点村均已全部建成村级代办点,并涌现出了利兴村、蒲山村等一批村务公开典型。

三是抓规范、推进政务公开便民。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的若干要求,积极推进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便民化,目前,我市各乡镇、街道及各部门均设立了醒目的公示栏或电子显示屏,将机构设置、部门主要职责、部门领导配备、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全部进行了公开,方便群众办事;乡镇均建成了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市政务中心迁址新建方案已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拟将庭园春天宾馆的附楼全部作为政务中心新办公区域,目前,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已经完成;市本级还将政府为民办实事、财政资金使用、涉企收费、涉农收费、学校收费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定期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查阅、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抓重点,确保政务公开实效。一是合抓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建设。电子政务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今年来,我们与市监察局、电子政务办等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按照上级关于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使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市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成功开通电子政务服务虚拟大厅,将我市43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和办事服务事项全部录入系统,方便群众办事和查阅;二是主抓行政权力透明运行建设。今年,我市作为常德市确立的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县,我们为确保权力规范透明运行,我们结合政务公开实际,积极作为,要求各执法单位将本部门的职责职能、审批事项等编辑成册,并通过网站、宣传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开,目前,我市42家行政单位都将本部门的行政权力运行制度汇编成册,还培植了市国税局、市灵泉镇等一批权力公开透明先进典型。三是狠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我们早在去年就出台了《津市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工作方案》和《津市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办法》,今年,又从市国土、教育、政务中心等部门专门抽调人员,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筹建班子,并到澧县、临澧、安乡等地,学习其运行方式和工作经验,市政府常务会议还专题听取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汇报,截止目前,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投入运行。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津市市到2012年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700条,全文电子化率达65%,其中,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0条。同时,按照《条例》第九至十二条的重点要求,我市都予以了主动公开。

1、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平台介绍我市基本情况、市领导班子分工情况、政府内设机构及各部门主要职责、负责人、办公地址、联系电话以及部门动态等情况,使群众了解政府职能,知道办什么事该找什么部门、找谁办理。对市政府及政府办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都及时进行公开;还公开了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公报、人事任免等信息;各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依据;本级政府所辖重大建设项目的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发公共事件等重大事项落实情况。还通过“便民服务”栏目,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进行了公开,让群众足不出户的就能很好地了解各项政策,了解政府为群众办的各项实事。

2、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情况,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公开外,还充分利用电视、电子显示屏、各单位公开栏、印发各种宣传单(册)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此外,我市还依托政府网站的技术平台,联合移动公司,开通了《津市手机报》,每天定时发送一次,内容包括时政新闻、招商引资、“三农”政策等信息,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津市市2012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2件,其中当面申请5件,传真申请2件,网上申请35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大约90%是涉及政策类信息,10%是涉及行政许可类信息,其余是涉及免予公开的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42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的39件,占总数的91%,主要涉及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农村合作医疗、教育卫生等信息。

“申请内容不明确”的2件,占总数的6%,主要涉及国土、规划建设等信息。

“不予公开”的1件,占总数的3%,主要涉及公安、信访等信息,主要原因是所申请的内容涉及到相关的敏感问题。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津市市2012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23000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4300次,当面咨询接待9000次,网上咨询9700次。我市201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542000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政府文件、重要材料、人事任免、便民服务、新闻动态、重要论坛。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2012年度我市没有发生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1工作人员情况,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人员,90%是各单位(部门)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10%是专职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全年没有发生政府信息公开事务实际支出;

3、全年没有发生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有关的费用支出;

4、全年没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收费。

七、其它相关工作情况

1、《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颁布后,我市十分重视,全年,共发布规范性文件27件,为依法行政提供坚实的保障。

2、2012年,我市按照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求,在内容形式上都进行了不断地创新。政府门户网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升级,并将行政许可、人事教育、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便民服务、法规公文、市长信箱等涉及到民生问题的内容都在网站上进行了公开,并丰富了公开内容,加快更新速度。

3、我市的7个乡镇政务公开中心全部新(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充分发挥了引导和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提高。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公开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  

2、政务信息公开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多样,适合农村群众查阅的公开形式还不够丰富。
下一步改进措施 :
1、继续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狠抓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促进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2、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和内容,及时更新政务公开内容,同时,认真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
3、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发布工作,并在发布形式和期限上有所创新。
4、充分利用电视、公报、网络等信息平台,多渠道扩大群众获取政务信息公开面。

2012年度津市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计表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统计

指标

单 位

数量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3700

其中:全文电子化政府信息数

2400

新增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27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统计

指标

单 位

数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42

受理申请数

42

其中:1.当面申请数

5

2.传真申请数

2

3.电子邮件申请数


4.网上申请数

35

5.信函申请数


6.其他形式申请数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42

其中:1.同意公开数

39

2.同意部分公开数


3.“非《规定》所指政府信息”数


4.“信息不存在”数


5.“非本机关职责权限范围”数


6.“申请内容不明确”数

2

7.“重复申请”数


8.不予公开数


其中:(1)“国家秘密”数


(2)“商业秘密”数


(3)“个人隐私”数


(4)“过程中信息且影响安全稳定”数


(5)“危及安全和稳定”数

1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数


9.其他


三、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单 位

数量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23000

网上咨询数

人次

9700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9000

咨询电话听数

人次

4300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542000

四、复议、诉讼情况统计表

指标

单 位

数量

行政复议数


行政诉讼数


五、政府支出和收费情况统计

指标

单 位

数量

收取费用总数


其中:1.检索费


2.邮寄费


3.复制费(纸张)


4.复制费(磁盘)


5.复制费(光盘)


政府信息公开指定专职人员总数

78

其中:1.全职人员数

8

2.兼职人员数

70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项经费

万元

3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支出

万元

3

与诉讼有关的总费用

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