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津市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津市市城管执法局(单位)网站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津市市城管执法局办公室,电话:4225169。
一、概述
2017年,津市市城管执法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根据《条例》要求,着力细化工作部署、推进“五公开”,坚持以促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为重点,不断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工作,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领导保障
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汪健同志任主任,印俊为政务公开专职专干。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局系统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协调、解决政务公开工作中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对市政务公开办部署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局系统政务公开工作日常联系、协调和指导。
二是召开了会议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部署,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局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三是对政务公开工作所需的人、财、物大力倾斜,坚持做到“三个优先”,即政务公开工作议题优先研究,存在的困难优先解决,经费优先安排,确保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信息公开保密制度、涉密人员保密制度等;建立了内部审核和信息公开责任制,按照职能职责的要求,把好审核和审签关,确保公开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三)基础性工作开展情况
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一是把网站列为政务公开的重要途径,根据市政务办的要求对本单位网站栏目进行了整理、补充和完善。二是利用城管“三进”活动做好信息公开,即城管进社区,与党员互动;城管进学校,与学生互动;城管进社会组织,与志愿者互动,宣传城管执法局职能,切实扩大政务工作的社会知晓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对城市管理工作中经验性、特色性工作信息及时予以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改进和促进其他工作。
(四)主要做法和经验
不断加强信息公开载体的建设,在局机关一楼、二楼安装电子显示屏,向市民公开城管工作动态、提供时事政治信息,开办了“津市城管”微信公众号、“津市城管”新浪微博,及时推送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动态、政策文件解读、便民服务信息等,既宣传了城管当前各项工作的要点,又为市民提供了及时了解政府实时工作的渠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津市市城管执法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9条,全文电子化率100%。
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群众办事的第一通道、政民互动的第一桥梁、政务宣传的第一阵地的作用,介绍我局领导班子分工情况、各部门主要职责及部门动态等情况,并以政策法规、财政信息、安全生产等信息作为公开重点,让群众足不出户的就能很好的了解城市管理各项政策及工作动态。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度没有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7年全年共接到市长热线、信访部门交办案47件,处理回复47件;市民投诉、举报案件61件,处理回复61件;有投诉举报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交办,及时进行了回复,确保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2017年,市城管执法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而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
六、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市城管执法局没有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7年,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我局虽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也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但还存在一些需加强和改进的环节。主要表现:一是宣传形式和力度还不够;二是信息员业务水平难提高,信息质量不高;三是信息报送不及时,时效性难掌握等。
2018年,我局将立足年度目标,进一步加大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拓宽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渠道。严格按照 “透明、公开、负责”的原则,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对问题全程负责。努力推进城管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