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嘉山街道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9-03-21 09:32
字号:【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津市市嘉山街道办事处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津市市政府网站和嘉山街道办事处网站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办公室(0736-4210100)。

一、概述

嘉山街道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办公室、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农林水利综合服务站、综合文化站、民政和劳动保障站、社区工作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等股室。2018年,津市市嘉山街道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本着“规范、明了、方便、实用”的原则,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信息公开取信于民,突出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和政府决策公开,不断创新信息公开载体形式,稳步推进了信息公开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地本单位2018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0余条,全文电子化率100%。

我单位把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在单位官方网站上设立信息公开栏目,将政府信息集成在一起,层次明确,逻辑清晰地组织和发布,方便公众查询和使用。充分利用街道办事处办公楼醒目位置设立党务、政务公开栏,公开机关人员一览表、服务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地本单位2018年度未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地本单位2018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260余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30余次,咨询电话接听140余次,当面咨询60余次,网上咨询20次。本地本单位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644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规划计划、政策法规、信息公开指南、业务工作。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本地本单位2018年度没有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

2018年,嘉山街道办事处未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七、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按要求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结合实际完善各项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制度,对新进或新调整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按照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办事,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有效开展。

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将工作动态、群众办事指南等最新信息及其他符合公开原则的信息及时公开,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2018年,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加强官方网站建设和管理,综合运用文字、图像等方式,及时全面公开各类信息。针对公众关切,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特别是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决策部署,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重要动态,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处置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以增进公众对我单位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8年,我单位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信息公开意识有待加强;二是信息公开的全面性、及时性有待提升;三是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够全面。

2019年,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提升:一是完善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和机制,继续推进信息制作、管理、审查、公开的规范化,稳步拓展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公开平台建设。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不断优化网站栏目,完善网上咨询、建言等互动栏目的功能,强化办事服务功能,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丰富网页信息组织方式,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提高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充实公开内容。在确保不泄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公开政府信息,特别是企业关注的优惠政策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成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为群众服务的平台;四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要确保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构成相对稳定,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培训,通过自学和加强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交流,提升单位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2018年度津市市嘉山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47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4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42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5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22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2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13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7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0

1.当面申请数


2.传真申请数


3.网络申请数


4.信函申请数


(二)申请办结数

0

1.按时办结数


2.延期办结数


(三)申请答复数

0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2.同意公开答复数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0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涉及商业秘密


涉及个人隐私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0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0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0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0

(三)其他情形数

0

六、举报投诉数量

0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1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2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1

2.兼职人员数

1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

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0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0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1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报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