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年度工作报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函〔2019〕60号)和省、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津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全文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及相关工作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津市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http://www.jinshishi.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津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津市市汪家桥街道银苑路2号;邮编:415400;电话:0736-4211951)。
一、总体情况
2020年,我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以市场监管局网站为主阵地,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为重点,加大公开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不断增强公开实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升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层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二层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配备了2名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日常工作。二是年初制订了2020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务公开目标和要求,同时,将政务公开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全局各股所队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服务情况。
一是推动行政许可“一网通办”。加快现场办结时限,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去年11月我市搭建微生态健康产业园以来,通过“一网通办”高效率服务,成功为93家企业注册,为全市微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二是落实企业年度报告制度。目前,企业、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分别达到94.24%、97.88%、83.60%,排名常德前列,连续五年被评为常德市先进单位。三是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我市仍新增市场主体2033户,同比增长22.4%。四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市19家成员单位部门加强协作,对市场主体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努力营造市场主体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知识产权工作推动创新情况。
一是建档案,设中心。全面走访全市108家企业,对53家重点企业制定了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建立了全市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档案。二是增专利,立新标。成功申请津市牛肉米粉、津市茶油两项国家地理标志,“津市藠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望获批,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333件,同比增长265%。三是助融资,强支撑。积极对接人民银行常德支行,率先在津市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今年助力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借款1700万元。
(三)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一是做好“三小”民生事实。引导成立餐饮协会,制定小餐饮奖补方案,完成“明厨亮灶”任务490家,逐步实现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操作环节可视化、监管方式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二是加大检验检测力度。对全市范围内的学校食堂、养老机构抽检实行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完成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921批次,合格率98.8%。三是狠抓食安专项整治。部署食品安全“百日行动”,在常德市食品安全督查中均位居第一。并代表常德市成功迎接了省食安委、省局的“百日行动”专项检查和年度食品安全评议考核,确保全年未发生一起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四是积极推广津城食安。积极回应关切,加强引导舆论,把宣传作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工作,及时报道新举措、新进展和新成效,今年为引导、监督、推动食品安全建设而拍摄的《舌尖上的守护者》作品,荣获2020常德市“我身边的食品安全守护者”主题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四)质量强市建设促进发展情况。
一是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指导企业和协会制定企业标准5项、《津市牛肉米粉》团体标准1项,完成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103项。二是提升质量标准总量。提高企业标准质量,开展标准实施与监督,截止目前,我市已有52家企业公示了346项标准,涵盖1073种产品。三是建立质量强市平台。扶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建成北京智造大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江南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鸿鹰生物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6个。
(五)回应解读情况。
2020年我局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受市民咨询385次,其中电话咨询265次,接待咨询68次,网上咨询52次,所有来电来信来访事项均在规定时间内回复;2020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85条,政务微信订阅数1590个,发布信息61条,网站访问量超过56万次,阅读量平均每天超过150次。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新制作数量 | 本年新公开数量 | 对外公开总数量 | |
规章 | 0 | 0 | 0 | |
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1804 | +451 | 2255 | |
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 0 | 0 | 0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185 | +54 | 239 | |
行政强制 | 70 | +56 | 126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上一年项目数量 | 本年增/减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0 | ||
第二十条第(九)项 | ||||
信息内容 | 采购项目数量 | 采购总金额 | ||
政府集中采购 | 2个 | 82.86万元 |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 、 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申请内容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驳回申请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驳回起诉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3 | 0 | 0 | 0 | 3 |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0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主动公开内容还需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的载体和形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等。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开工作流程,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切实深化政府公开工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无
津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