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阳等4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校企合作,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同意,本建议由津市市教育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津市市职业中专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专职教师五名,其中高级讲师两名;有三个专用专业实训室:中餐厅实训室、中式铺床实训室和形体实训室,能够满足和胜任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按照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有《旅游概论》、《导游实务》、《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五门主科课程,《旅游形体》等辅科课程;开设有中餐厅服务、中式铺床、模拟导游讲解、形体训练等实训课程;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期组织开设两天的校外实景模拟导游讲解实训。从2017年开始,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依照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技能要求,旅游专业的实训技能教学严格按照7S管理模式进行,期末考核实行教考分离,且技能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70%。从无到有,一切从新开始,旅游专业全体教师发挥出吃苦耐劳精神,培训、学习、实践、加班,在这过程中也经历了迷惘、苦恼、意见向左的冲突等情绪上的碰撞,现在旅游专业已经走出了比较适合学生和学校的技能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目前,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三个班:高一至高三年级各一个班,在校学生人数共122人。
二、所做的工作
津市市职业中专学校以原有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依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重点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引进优质教师人才,比如引进年轻教师周静老师和向涵婷老师;二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旅游专业的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提升旅游专业教师素质和专业素质;再一方面,积极推动旅游专业教师参加各种竞赛,如,教学能力竞赛、红色导游讲解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以赛促旅游专业教师能力提升。
2.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津市市职业中专学校于2022年与大关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为学生创造在企业学习实践的机会。自协议签订以来,该专业多次为关山农旅康养小镇举办的活动提供讲解、服务等多方面的人才,较好地助力了活动的开展。
3.全面强化馆校合作。2023年,津市市职业中专学校与市博物馆、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陈列馆深度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并组织学生参加陈列展览部专业人员开展的第一期讲解实践培训,以为我市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志愿讲解后备人才。
三、下一步打算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津市市职业中专学校将继续努力,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1.结合本土实际,优化教学模式。津市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应只是依靠书本知识,而是要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让人才更能适应社会、为社会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幸福感,更好地为家乡振兴做出贡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将发挥应有的教学价值以及教学的引导性,继续积极创造机会,加强与当地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到相关单位学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人能力。
2.结合本土资源,研发校本教材。津市市职业中专学校现有的课本大多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常常出现知识滞后,与现实脱节,甚至有知识重叠、前后矛盾的情况出现,且大多数知识较为广泛,缺乏当地特色,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地运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以及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当下行业发展动态,同时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研发更适合本校的教材,让学生具备更多的、与时俱进的专业能力,在进入社会之后有更强的竞争力。
3.结合专业素质,强化职业培训。本地的旅游资源丰富,有着优质的自然资源和先天的地理优势,但大部分旅游从业者的专业素质相对欠缺,整体服务意识、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较为落后,无法很好地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津市市职业中专学校旅游专业教师有着较为专业的知识素养,能够为本土旅游从业者提供相关专业的培训,从而建立起终身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有效提升本土旅游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教育局
202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