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颖、邹惠荣、徐甜甜、汤慧、雷光锋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基层医疗机构编制管理、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同意,本建议由津市市卫生健康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一、解决人才“招录难、引进难、留住难”方面
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和周边县区一样,普遍存在专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我市实行骨干人才编制招聘和其他人员合同制聘任两种模式,各单位自主权相对较大,有岗位需求就可提出申请,符合条件人员办理聘任手续相对简单,但基层单位对有执业医师资格人员吸引力不大,个别人员确实留不住。下一步卫健局将规范人员招聘程序,积极与人事部门、编制部门对接,对符合招聘条件的执业(助理)医师开通绿色通道,直接入编,同时也将加强对聘任人员管理,负债运营单位暂不增加编外人员,同时也要求各基层单位负责人真正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二、解决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按照分级诊疗原则,重症患者在县级医院治疗,乡镇卫生院主要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布局合理,所有卫生院都改建或新建了住院楼,住院环境得到改善,基本能够满足辖区群众就医需求。今后将加强基层单位与县级医院转诊联络,同时也将安排县级医院医务人员下沉到乡镇,解决老百姓的就医需要。
三、解决员工身份不同问题
津市市医疗机构在2000年改革时,只保留人民医院编制,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取消编制,人员全部转体。2020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召开常委会、常务会,明确乡镇卫生院和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并对编制管理、人事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20年,人社部门、编制部门相关政策调整较大,2000年至2006年进入的聘任人员按当时政策可以购买事业身份社保、2006年后没有通过人事招聘考试进入卫生系统人员只能购买企业身份社保,事业编制身份也由原来的竞聘到逢进必考。卫健局与人社、编办多次对接,但因政策原因,不能解决事业身份人员与自主聘任人员社保、职业年金同等标准问题。卫健局将要求各单位负责人了解政策,宣传政策,让单位职工充分知晓政策。同时卫健局也在积极汇报,对各医疗机构无事业身份紧缺人才(执业医师、中级及以上职称护理、检验、药学等人员)落实备案制管理。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