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津市市高新区关于对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回复

2024-07-12 17:10 信息来源:高新区
字号:【

肖峰委员:

您提出的《降低园区企业要素成本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经政协津市市委员会同意,本提案由高新区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围绕“产业强市、项目为王”的理念,牢固树立“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意识,把项目落地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总抓手,在供水、供电、供热等十五项要素保障方面打出“组合拳”,每项保障均明确了降本目标及保供方案,形成了《津市高新区企业生产要素调查报告》。

(一)供电要素

1.电力扩容:目前嘉山变电站目前1台主变,容量50MVA,嘉山变扩容工作目前已拟定方案初稿,该项目主要工作内容为新增1台50MVA的主变,新增一段10千伏母线,新增若干10千伏出线间隔,预计24年底启动,25年上半年完工,项目完工后,嘉山变单主变变为双主变,容量增大,供电方式更加可靠,能够消纳更多的企业入驻。

2.光伏利用:园区积极探索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计划引入市场主体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和储能电站,降低企业用电本;积极推动企业利用自有空间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如津东云纺一期建成光伏项目后,用电成本降低了0.25元/kW·h。

(二)供热要素

宁能前期通过煤气联动的机制降低价格,目前蒸汽价格处在相对合理水平,2023年宁能向津市发改局提交了蒸汽价格调整备案表,自2023年7月20日起,蒸汽价格由原来的258元/吨降低到最高247元/吨、最低193元/吨、均价225元/吨。

去年12月5日,市政府与宁波开投集团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宁波开投集团领导在会上表示在园区用气量未达到60吨/小时的平衡点时,按原有协议调整蒸汽价格。

园区将持续推进蒸汽价格降价,待用气量将达到60吨/小时,尽快与宁能公司签订《湖南津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补充协议》。

(三)供水及工业污水处理要素

1.已对污水处理厂三期纳管标准进行调整,COD指标由450上调到500,总氮指标由40上调到45。目前园区平均污水处理最高档收费价格已由9.14元/吨降至7.2元/吨,污水厂二期扩容及三期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二期扩容正在补充协议签订及施工图设计,三期建设正在进行厂区道路施工及水解酸化池主体、鼓风机房、机修车间、调节池桩基础施工,8月完成主体施工,11月完成竣工验收及设备调试,12月正式投入使用;园区管网检测修复工程已启动。

2.一体化运营:去年11月25日,政府分管市长与北控水务南部大区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座谈会,双方就高新区污水资源化与循环低碳规划建议方案进行深入交流,致力打造多梯度、循环利用的区域水循环体系,实现再生水的价值变现,降低工业企业用水成本,待对运营主体达成一致后制定一体化运营方案。

(四)引才用工要素

园区现用工人数约为11681人。其中普工7593人,管理人员1992人,技工2096人。普工月平均工资3050元,管理人员4100元,技工5500元。当前用工缺口为普工692人,管理人员107人,技工351人,合计1150人。未来三年内,园区用工规模将达到14981人,其中普工8587人,管理人员2931人,技工3463人。

目前已签订第三届“政校企生”订单式培养协议,签约学生46人;建立“零工市场”,举办共开展招聘会27场,其中线下4场(春风行动、送岗下乡、招聘夜市、常德技术学院)、线上23场,推荐用工人数2563人,确定入职715人。加大培训力度,共培训431人。其中技能培训310人,创业培训121人。

(五)基金投资要素

津市与中金资本、中国化学、阿斯利康、越秀金控、东方富海、同创伟业、兴湘资本、高新创投、财鑫集团等9家投资机构不断深化合作,累计参设产业基金13只,总规模119.15亿元。目前,实缴到位40.01亿元,其中津市4.45亿元,基金投资项目76个,投资金额22.33亿元,余额17.68亿元。基金运行稳健高效,比如津市与财鑫集团等参投的越秀智创升级产业基金投资项目25个,已IPO上市12个。同时,通过基金招商落户引航生物、天盛新材料、蘑米生物、云上新材料等21个项目。

园区将在三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投量方面。稳步壮大投资规模。采取“基金投资+国企直投+16投贷联动”等投资方式,促进产投融通、产金融合,服务企业落地、企业融资,用好用活存量、用足增量,助推新增企业落地、存量企业扩产,持续促进产业发展;二是投向方面,精准聚焦投资赛道。聚焦“一主一特”产业及细分领域,坚持差异化布局头部机构合作,构建覆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完备的基金矩阵,打造津市特色产业基金丛林体系;三是投效方面,全力做好投后赋能。坚持基金运行跟踪、监督与增值服务同步发力。发挥资本纽带作用,密切合作机构多层次对接联络,借力合作机构资源,帮助企业补链、延链、强链,做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链接,有序承接“一主一特”产业梯度转移,优化“朋友圈”,链接“生态圈”。

下一步,园区将持续关注企业诉求,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协调合作,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强的要素保障为企业降本增效。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们今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高新区

2024年7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