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性安全教育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经政协津市市委员会同意,本提案由津市市教育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以来,津市市政府切实加强未成年学生防性侵工作,认真落实学校保护职责,形成了防性侵教育“六个一”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教职员工的教育和管理,全市教育系统防性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防性侵协同机制逐步建立。
二、所做的工作
强化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预防性侵意识。市政府一直以来都将预防学生受侵害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全面普及宣传,将预防性侵学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平安校园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将防性侵常识普及纳入学校教学内容,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题教育以及全面落实“看一次预防性侵教育专题片、发一封致家长信、分性别上一次预防性侵教育课、开一次主题班会、开一次家长会、重点走一次家访”“六个一”教育活动。还通过“女童权益保护”“护蕾行动”“防性侵、护花蕾”“利剑护蕾·保护少年的你”等专题宣讲进校园活动,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强化综合治理,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市政府严格按照《常德市防范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12条措施》《津市市教育局“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严格落实从业查询制度,每学期组织全市所有学校新进教职员工和接触未年人的临聘人员进行从业资格查询和毛发检测,坚决杜绝不合格人员或有犯罪前科的人员进入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工作。开学前,组织全市教职员工观看阳光护蕾等警示教育片,签订防性侵责任状。严格落实校园各项预防措施,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规定,校园巡查和校园封闭式管理,对校外人员进入校园从严管理,严防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从严女生宿舍管理,对所有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做好学生夜间点名工作,发现有无故夜不归宿者要及时报告。建立了低年级学生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校学生交与无关人员。健全了学生请假、销假制度,严禁学生私自离校。
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氛围。充分发挥“四长”联动包保机制,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及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关系异常家庭子女等存在监护风险的对象列入重点关注和关爱帮扶对象,并适时开展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况。要求教育局、公安局、市监局等职能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对校园周边网吧、娱乐场所、小旅馆、无证摊贩、非法出版物进行隐患排查整治,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强化督查问责,严格教师队伍的管理监督。市政府严格落实《常德市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精神,要求全市各学校学习、张贴强制报告制度,如发生相关情况学校要立即报警并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对受到伤害的学生学校第一时间会同共青团、妇联、检察院、医院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对被性侵犯的学生及其家人提供帮助。对工作不力,致使发生校园内性侵案件的,坚持“两个一律”,即发生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一律从严惩处、一律从严追责。并依法依规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下一步打算
全面普及宣传,进一步落实防性侵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班队会、编发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预防性侵教育,提高师生、家长对性侵犯罪的认识。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教育,通过讲座、案例示警,将防性侵教育落实到每个班级,覆盖到全体学生。
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纪守法、严守师德底线,严肃教师队伍管理。释法明理,以案为鉴,警示教职人员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严格规范自身行为。
关注重点儿童,进一步落实关注帮扶。将重点儿童放在防性侵利剑护蕾·雷霆行动中的首要位置,对学校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及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关系异常家庭子女等存在监护风险的对象重点帮扶。
夯实安防建设,进一步织密防控体系。加强教室、办公室、宿舍、保安室等校园场所的监控管理,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重点时段和关键部位,尤其是夜间女生宿舍的安全监管。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今后政府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教育局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