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精致街区载体形式的建议》提案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经政协津市市委员会同意,本提案由津市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在精致街区建设中,我们十分注重城市传统文化挖掘与保护,坚持以街区为载体串连城市记忆,留住城市文脉和历史底蕴。经过五年的攻坚,一大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如期完成,105街区、万寿苑街区等一批精品街区精彩呈现,津市城市形象和品质发生蝶变。围绕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营造的重点项目——沿江风光带、望江楼、津市工业博物馆等项目成效显著。结合您的提案建议,我们将持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传承延续,挖掘小区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坚持以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充分挖掘、传承津市文化为抓手,全力助推城市文化品质提升和功能完善。坚持传承延续小区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小区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风貌;依据小区人文历史,制作文化长廊、社区历史与文化展示墙等”等节点。
二、广泛征询意见,植入街区文化景观节点
在充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为每个街区命名,通过街区名称体现文化特色和人文历史,如三洲驿街道的105街区、会仙桥街区、惠政桥街区,汪家桥街道的万寿苑街区、银凤街区等,街区名称赋予文化底蕴,建设过程中将津市的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工业文化、美食文化等融入老旧小区改造文化建设节点,如新建了津市牛肉米粉雕塑、澧水渡口雕塑等一批具有津市特色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我们多次调研和走访充分挖掘小区文化特色,通过制作标识标牌、展板、涂鸦等方式,最大限度保留小区文化特色,传承小区文化记忆。
三、打造文化场景,分区展示特色历史文化
结合每个街区内的特色和文化底蕴,分区展示码头商业文化、湖洲寻根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工业遗存文化、民俗市井文化。在万寿苑街区,展现津市工业发展历史的“万寿时光轴”唤醒激情岁月;在东湖街区,沿江风光带上的朱务善广场再现“红军码头”史实。105街区,九澧门户、城市历史、驿站文化“绘”聚一墙,特别是妙手打造的“市井老街”“江西会馆”等艺术浮雕,引来市民驻足感念、忘情打卡,一系列的文化景观节点,展示城市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血脉。
在今后的精致街区项目建设中,我们会继续重视城市文化的体现,通过对津市文化的深入剖析,设计代表城市形象和魅力的城市符号、文化载体等,在街区内、城市中不断增加文化景观元素,彰显津市建设特色。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今后政府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
2024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