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张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同意,本建议由津市市教育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1.建议取消初中生、高中生集体课后服务,还孩子们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回归自己的爱好,有利于身体健康发展,让真正有需要的家庭按需选择课后服务。
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和家长负担,满足社会和家长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是按照“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学校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在校学生全覆盖”的要求,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从2021年秋季开始全面推进的。
课后服务工作实施3年来,各校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市政府将进一步要求教育部门规范各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是必须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原则。各校要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遵循“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及收费方案—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向家长和社会公示—与家长签订书面课后服务协议”流程。课后服务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二是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各校要结合自身条件、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拓展和丰富课后服务项目,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同时,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三是进一步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监督考核。市政府将积极开展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定期听取家长意见,督促学校每学期末向家长公示课后服务成本、收支等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监督。严肃查处借课后服务名义开展集体教学、违规补课、教师校外有偿补课以及乱收费等行为。
2.取消预制菜进入学校,结合学校实际恢复食堂用餐,保证孩子们吃进的饭菜既营养又健康。
2021年9月开始,我市城区部分学校采取了校外企业集约化供餐模式,通过当天采购新鲜食材、中央厨房烹饪炒制、打餐间分餐装盒入保温箱、专用配送车辆运送至学校,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师生在校就餐难题,根据市政府相关部门对供餐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暂未发现供餐企业使用预制菜。
2022年10月开始,供餐企业操作区域内监控视频接入了湖南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非现场智慧监管平台,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津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可同步24小时在线对供餐企业实行监管,有效提高了市场监管效能与力度。
自校外企业集约化供餐以来,市政府将汉和食品津市分公司列入重点监督单位,安排专人专管,并增加日常监管、监督抽检、业务培训频次,对其实施全流程控制、超常规监管。公司配餐食材有食品采购登记台账、供货商资质、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当天采购的每批次蔬菜都有农残检测报告,同时还利用公司自有的食品检验室,对采购的蔬菜进行二次农残自检,同时,供餐企业建立了食材追根溯源体系,保障食材源头安全可控。
供餐企业建立有膳食委员会后勤服务微信群,邀请了各就餐学校后勤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入群,并每周在群内公布菜谱搭配方案,每天公示食材采购照片及食品来源台账信息。在今后的供餐工作中,欢迎您加入膳食后勤服务群,对学校供餐工作实行监督,共同守护师生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我们工作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教育局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