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津市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8号提案的回复

2025-09-16 15:46 信息来源:政府办
字号:【

陈钢、张正东、熊淑平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视公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收悉,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经市政协委员会同意,该建议由津市市卫生健康局具体承办,现回复如下:

一、建立完整的心理测评和预警机制

1.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将心理健康测试纳入公务员年度健康体检项目,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通过专业的心理量表和评估工具,及时发现存在抑郁倾向的公务人员,建立心理健康预警系统,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公务人员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重点关注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和支持。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在公务员入职培训和日常考核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公务人员了解抑郁等心理问题症状、成因和应对方法,邀请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等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公务人员掌握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技巧,提升公务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

二、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1.设立心理咨询室。在第二行政中心14楼设立了心理咨询工作室,对外公布了倾诉热线电话(0736-4242567),抽调了一名专业持证的心理咨询师专职接听倾诉热线和接待上门咨询人员。鼓励公务人员在遇到心理困扰时主动寻求帮助,消除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和顾虑。

2.提供心理咨询专业服务。对于倾诉热线和上门咨询人员进行分级预警存档。建立“绿黄红”三色预警机制。绿色为心理状况良好,予以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黄色为轻度心理问题,由专业心理医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定期回访,跟踪干预效果。红色为重度心理问题,及时转介至专业医疗机构,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切实保障公务人员身心健康。

3.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与倡导。通过海报、宣传手册、线上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公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心理健康相关文章、视频等内容,帮助公务人员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三、多措并举关心关爱公务员群体

1.合理调整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建议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公务人员的工作任务量和考核标准。通过科学的工作安排,减少不必要的加班和超负荷工作。推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公务人员在必要时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帮助其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2.营造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氛围。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同事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减少人际矛盾。通过组织团建活动、心理沙龙等形式,增强团队凝聚力,缓解工作压力。鼓励上下级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开放、包容的工作环境,减少上下级关系紧张带来的思想包袱。

3.拓宽工作空间减轻工作负担。鼓励公务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在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公务员提供广阔舞台,让公务员在实践中增强职业成就感。

四、掌控情绪成就更好的自己

1.认识情绪接纳自我。情绪是人类正常的心理反应,没有好坏之分。要学会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当情绪来临时,我们可以尝试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种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要主动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避免过度压抑或放纵情绪。 

2.掌握技巧调节情绪。学习并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节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帮助自己缓解压力,平复情绪。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建议公务员要不断地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3.积极沟通寻求支持。当感到情绪难以自控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我市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心理咨询师团队,在严格遵守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确保隐私安全的的前提下,可以提供面对面、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方便有需求者随时随地获得心理支持。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提出好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便我们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津市市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