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工作统筹,高标推进。市委市政府将安全生产领域难点纳入六项底板任务交办议程,以常务会形式督办整改项目,先后专题研究重大隐患查治19次,解决了吉祥体育消防隐患、马家砖厂烟囱拆除等顽瘴痼疾13个。
聚力隐患查改,专业协作。成立“第三方机构+本土专家+行业监管人员+社会监督员”4支“安全管家”团队,依托开展督导调研、执法检查、安全诊查,经专家指导发现的问题隐患有1400余处,帮助企业提升排查质量。开展行业监管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提升现场辨识能力,今年来共发现重大隐患137处。
聚力整改质效,全程跟踪。以市安委会统筹推进、专委会专项推进方式,开展仓储物流、电气焊作业、城镇燃气等领域“小切口”式联合检查117次。健全领导督办交办、安委评价考核、部门回访抽查、属地覆盖检查、企业自查自改的隐患查改动态监管机制,确保隐患系统性闭环管理。针对挂牌督办、上级交办、行动检查的安全隐患开展3轮滚动式“回头看”,抽查隐患千余处,扎实巩固治理长效。
聚力精准执法,精益求精。聚焦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有限空间等高危行业领域,科学制订全年执法计划。聚焦事故易发季节、易燃易爆及“厂中厂”等重点环节,定期开展集中专项执法检查,开展联合执法活动384起,立案调查276起,经济处罚159.45万元,责令停产停业整顿40起。
聚力责任压实,常态督导。分层级建立党政领导履责档案289份,规范督导检查台账。分区域成立联点巡查组,细化考评职责86条,建立负面清单台账。分重点开展市领导警示约谈活动11次,督促保持高度警醒。分行业开展专项督导30次,定期下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责任落实不断档。
聚力社会共治,多维监督。推动事故案例、隐患实例进机关、进厂区、进车间,联合市融媒体中心制作津市市《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安全隐患警示教育片》,并在市主流媒体曝光。充分发挥群众和企业员工监督作用,举报核查属实安全生产违法行为289起,兑现奖励金额11.1万。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安全生产特约员,助力隐患督办与执法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