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市市关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待进一步落实,农药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问题整改情况公示
致公党省委会长江(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反馈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反馈意见指出问题整改完成情况,参照《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湘办〔2023〕12号)文件精神,按照《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贯彻落实长江(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现对其整改任务、目标、措施、效果及整改销号意见对外进行公示。
反馈问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待进一步落实,农药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农田的实际生物防治效果不足,科学合理化治理农田病虫害问题有待加强;实际病虫害情况和农药使用未能够有机结合起来,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未能大量普及。
主体责任单位:津市市农业农村局
牵头督导单位: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整改目标: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宣传推广,提高农户综合防治意识,科学防治病虫害。加大农药抽检力度和涉农药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整改措施:
1.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全市农作物病虫害大面防治。
2.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坚持系统调查与大面普查、灯下诱虫与田间查虫相结合,准确掌握了病虫发生发展动态,科学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发布津市市病虫情报,引导大面防控。
3.开展绿色防控办点示范。制定相关作物办点示范方案,积极开展水稻、油菜、藠果等我市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办点示范,以点带面,提高我市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治面积,带动示范区周边农户积极性。
4.加强宣传培训。每年不定期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及服务组织人员前往省里组织的培训及观摩会,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大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宣传力度。
5.加大农药监管力度。开展农药产品质量及标签检查,抽检农药样品30批次、农药标签100批次。开展农药经营许可证后监管,通过湖南省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平台,抽取10%(8家)的农资门店进行证后监管,主要检查当事人是否继续符合经营农药的条件、是否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建立经营台账、是否违法经营禁限用农药等,并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监管平台,及时查处涉农药违法线索。
整改完成情况:
1.制定相关方案,开展办点示范。制定《津市市2023年农药减量实施方案》、《津市市2023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办点示范方案》及相关技术方案,组织开展我市农药减量行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办点示范工作,今年共创建藠果绿色防控示范点1个,示范面积50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0亩,建设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4个,示范面积8000亩,辐射带动面积2万亩。积极推广黄板诱杀蚜虫、全自动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性诱剂防治水稻螟虫、诱蝇球诱杀大实蝇等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绿色防控2.2万亩次。
2.加强宣传技术培训。组织各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化学农药减量技术培训会,同时组织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召集周边种植大户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宣传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相关知识,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培训300人次以上。
3.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依托我市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结合《津市市病虫情报》对我市主要农作物开展大面防控,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及无人机飞防技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增加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今年我市省级授权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在原先的基础上新增加2家,共计7家。
4.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严格按照省、市站要求坚持系统调查与大面普查、灯下诱虫与田间查虫相结合,准确掌握了病虫发生发展动态,科学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全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0期,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较好地为我市开展病虫防控,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技术保证。为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对路防治、减轻污染和损失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5.加大农药监管力度。今年已经抽取农药样品38批次(津市30批次,常德8批次),检查农药标签100批次。完成“双随机、一公开” 农资门店抽查任务2次,抽检农资门店13家,相关结果已通过湖南省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平台进行了公示。立案查处农药违法行为2起,罚没款1.4万余元。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津市市农业农村局反馈。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3年10月23日至2023年10月27日
受理部门:津市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19936913210
联系地址:津市市清远路151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