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津市资讯>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公示公告

津市市交通运输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4-01-08 09:55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依法治市办的指导下,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创新监管方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现将我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行政执法开展总体情况

截止2023年12月底,运政执法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60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80台次,办理处罚案件62件;水运执法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15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160车次,海巡艇285艘次,查处违法违规船舶12余艘次,办理处罚案件12件;路政执法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90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50台次,查处非现场超限车辆181台,处罚非现场超限车辆58台,路、警联合查处超限超载车辆75台,卸载货物1628吨,处罚扣分316分。

(二)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能职责情况

年初及时修订完善本部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部门权责清单,制定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按要求制定部门涉企检查计划表,在双随机监管系统公示执法人员执法资格以及“双随机 一公开”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等。把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能职责列入单位“一体化”目标进行考核,督促各单位对照责任书进行量化分解、层层落实,各项依法行政工作稳步开展。

(三)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情况

1.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情况。在交通执法过程中,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交通执法人员严格执行2人以上执法规定,严格执行“亮证执法”制度,按规定着装、佩戴标识,出示或者佩戴执法证件,主动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并通过交通运输市场信用公众服务系统向社会公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的执法决定等信息。

2.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情况。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对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全程使用记录仪记录,并依法依规归档保存。对工作中执法过程进行采集记录相关证据,期间不可关闭或暂停执法记录仪,对执法活动的每一个步骤进行相应记录,及时收集,固定案件证据,切实维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依托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对交通执法行政处罚文书进行统一、规范。

3.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情况。我局拟筹备成立行政许可审批及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工作领导小组,由行政执法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第一责任人,并制定有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对列入重大执法决定范围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事项,在实施依据、认定事实、履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开展法制审核,出具书面意见。并落实局法制股1名工作人员作为法制审核人员,对案件事实、证据、程序等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情况

1.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的总体要求。2020年6月12日津市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挂牌成立。2020年12月2日,市委编制委员会印发了《津市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暂时使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49名,配备专职副局长2名,局长由津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兼任,由津市市交通运输局管理,实行“局队合一”体制。

2.根据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需要,统一了执法服装。(包括日常执法服饰和应急执法服饰以及反光背心、帽子等已统一采购落实)一线执法人员要求统一着装工作;配备车载执法终端2套,发放手持执法终端14台、执法记录仪14个,以及反光背心、肩扛式爆闪灯、警示锥桶若干。

3.积极筹建执法办公场所。应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我局立足自身条件积极开展前期筹备建设工作,将运政大楼三楼确定为津市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场所。相关硬件设施正在积极筹建中。

(五)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1.逐步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执法监督、案卷评查、指挥调度、装备管理、后勤保障等内部制度,明晰工作职责;参照常德市局下发的交通运输系统内部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与局属各中心联动执法机制,推动执法监管工作协同高效。

2.强化执法培训夯实执法基础。多次邀请省交通科技研究院工程师对执法人员进行执法系统培训,提高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多次邀请省交通科技研究院工程师对执法人员进行执法系统培训。采取现场讲解方式,依托湖南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系统平台,围绕平台内执法机构管理、人员与证件管理、执法装备管理、系统管理操作等内容进行学习。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对文书制作进行了细致讲解,同时对执法终端等装备进行操作演示,并就系统操作、执法装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培训后,组织参训人员进行模拟实操,熟悉掌握执法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规范流程和操作方法。

3.加强交流学习共促执法能力建设。我局多次赴鼎城、石门、临澧县交通运输局等兄弟单位开展交流学习,共促执法能力建设。通过相互介绍了各自单位基本情况,重点围绕人才队伍建设、综合执法改革推进、交通执法设施装备配置、案卷制作、违章处理、制度管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交流,特别是针对非法营运、治超非现场执法、行政处罚规范等难点问题,从执法角度分解与剖析,交换了意见建议,共同推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六)“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情况

一是我局成立了分管局长任组长,相关股室为组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召开专门会议对普法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在全局形成了分管领导亲自抓,干部职工人人参与的良好活动氛围;二是充分利用单位各类宣传媒介,对交通运输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报道,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提升法律意识和保护自身的能力。三是在车站等公共场所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向过往旅客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向旅客讲解相关防范知识,提高旅客防护能力。四是利用出租车、客运公交上的车载电子屏、车载电视连续播放法治宣传标语和宣传短片,使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五是我局结合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开展了乡镇法治宣传月和路政宣传月活动,整合各单位力量,组织干部职工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中心,进村入户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将宣传资料发放到人民群众手中。

二、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队伍老化,基层队伍的应急处置、综合协调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中坚和后备力量。

(二)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还需提高,随着监管科技化数字化进程加快,熟练应用行政执法系统监管平台,执法系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行政处罚案卷质量有待提高,严格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规范要求,做到案卷规范化、标准化、美观化、电子化。

三、下步打算

(一)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实行岗位大练兵的模式,促进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培养执法中坚和后备力量。

(二)进一步提高执法规范性。严格执行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及行政强制行为规范,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强化内部制约机制、完善问责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四基四化”建设,全面按照上级部署的执法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办案水平。从立案、现场、询问笔录、证人证言以及音视频等相关证据逐渐完善,相关要素趋向齐全。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执法过程中客观全面的收集证据,准确适用法律法规、严守办案时限有较大提升,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不断推进。

 

 

津市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1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