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市市2023年度行政执法总体情况的报告
2023年,我市按照中央、省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市行政执法机关执法效能、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行政执法总体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行政执法主体41个,持证行政执法人员582人(不含公安系统和省管垂直部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我市受理办结各类执法案件共计108056件,其中,行政许可11583件、行政处罚2078件(普通程序办结)、行政强制1867件、行政给付78829件、行政确认13699件。市直主要行政执法单位均配备齐全听证室、询问室、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照相机、录音笔等执法设备。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行政执法责任。始终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做到了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年初,先后召开执法协调小组会、执法监督工作部署会、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问题反馈会等专题会议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印发《2023年津市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细化行政执法任务清单,确保了各部门相关职责落到实处。同时把行政执法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法治督察计划和法治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推动工作落实。
(二)深化制度落实,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推动落实行政执法“四项制度”,要求各行政执法单位对表对表,查漏补缺,及时落实相关制度。目前,全市各行政执法单位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权力清单、行政执法人员名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以及执法信息都能及时公示和调整。全面落实《行政处罚法》不罚轻罚规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不罚轻罚规定大力推广柔性监管的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各行政执法单位制定梳理本领域免罚轻罚清单,出台轻微免罚事项339项,首违不罚事项313项,2023年,适用免罚办理案件35件。拍摄“优化营商我先行.执法部门有话说”宣传短片,市公安局、司法局、市监局等7各部门向社会公开亮承诺。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执法能力。一是严格资格管理。2023年共组织2次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考试通过259人;组织开展执法证清理工作,将因退休、异动等不在执法岗位上的20人清理出执法队伍,确保了行政执法行为源头合法。二是开展全市行政执法培训。印发《关于举办2023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的通知》,组织2023年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市委书记黄旭峰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全市41家单位149名学员参训。同时督促各执法单位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全市行政执法单位自行组织及参与上级组织的行政执法培训500余人次。三是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行政执法单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并组织各部门参加了2023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工作,学法考法考试取得参学率、参考率、通过率三个100%的好成绩。
(四)落实监督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全年监督检查计划,围绕行政执法“四项制度”、新《行政处罚法》落实、柔性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调研座谈、实地检查、案卷评查等方式,对全市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今年以来,市司法局联合人大、政法委开展重点领域专项监督检查2次,开展案卷集中评查2次和交叉评查1次,共评查执法案卷78本,对评查出的执法瑕疵行为责令执法部门限期进行了整改;同时联合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检察院制定《关于建立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意见》,明确建立信息资源共享、调查核实协助、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长效合作、检察建议落实反馈、常态化工作联系、检察监督结果运用等6项工作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仍需持续提升。特别是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增强执法文书及执法案卷制作水平,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2.法制审核人才不足。由于受机构编制等因素限制,个别执法部门缺乏专职法制审核人员,审核及时性和便利性不足。
3.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推行柔性执法、依法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确保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方面还需大力推进。
4.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单一,特别是实地监督、个案监督开展不多,监督成果运用和监督处理力度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在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队伍上下功夫、见成效。开展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强化对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完善法制队伍建设,加强法制机构人员配备,积极引进法律人才,充实法制机构人员力量。
2.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在统筹推进重点任务上下功夫、见成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加强职能部门联动协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探索建立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研究制定执法领域重点任务,研判重大疑难行政执法事项。
3.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上下功夫、见成效。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四项制度”、落实不罚免罚规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等方面,通过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执法案卷评查等,督促相关执法单位抓好相关制度落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