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记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报告
中共津市市委书记 黄旭峰
(2024年1月8日)
2023年,本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常德市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法治津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现将本人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提高站位,党政主抓高位推动法治建设
1.组织引领强合力。坚决扛牢第一责任人责任,实施法治建设“一把手”工程,将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部署推进重点工作,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切实做到法治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全力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走深走实。
2.深入学习促提升。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严格落实“四大家”会前学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正科级党政一把手会议述法等工作。出台《津市市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实施方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持开展会前学法19次、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法6次。
3.严格督导抓落实。切实发挥考核评价“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以及综治考评,纳入领导干部个人年度述职重要内容。严格对标上级法治督察反馈问题为导向,建立整改方案、细化整改举措、明确工作责任,确保立行立改、逐一销号。
二、聚焦工作重点,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津市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及配套监督文件,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市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准确率均达100%。落实政府合同审查机制,对市政府46份合同协议开展法律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进一步倒逼依法行政。
2.强化重点领域执法。印发《2023年津市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聚焦重点领域、制度落实、案卷规范等方面,确保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规范。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并纳入全面依法治市年度重点工作。利用政府线上线下各类窗口,广泛倾听民声、征集民意,多渠道征集问题线索,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质效。
3.优化法治队伍力量。严格持证上岗,依法清理不合规人员20人。组织集中业务培训1次、行政执法资格考试2次,全市259人申领行政执法证。制定《津市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考核细则》,5家部门单位重签法律顾问合同,优选外部力量。
三、突出实干作为,奋力书写法治建设新答卷
1.加强普法创新工作。明确具体普法任务,印发全市责任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和以案释法责任清单,让执法者变普法人。强化普法宣传,常态化开展窗口岗位法治宣传,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文艺汇演。创新非遗法治文化创作和地方法治文集出版,《兰江渡》《谨记交通法》成功申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作品。
2.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常态化推进“送解优”,深入园区、港区、街区等基层一线,为企纾困70余次,化解困难150个。制定《津市市政法系统派驻服务保障“六件大事”工作方案》,做到“到位不越位、服务不添乱、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放手”。引进中联重科总投资14亿元工程车桥、商用桥、新能源汽车底盘项目,协助园区企业招工3500多人。深入开展“一企一警”活动,园区连续10个月保持治安案件零发生。扎实开展“虎啸执行攻坚”专项行动,累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285万元。
3.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坚持法治为本,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红管家”工作室、“码上帮”、“三二一”矛盾调解等工作做法,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就地化解。2023年,共摸排矛盾纠纷2548件,调解成功率达99.5%。汪家桥街道“平安指数”促进解纷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下一步,本人将继续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深入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常德贡献津市力量。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切实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二是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深入落实“常德政法护企惠企20条”,以更大力度打造市场化、专业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全面规范行政执法,完善执法办案程序,确保决策不越权、程序不缺失、内容不违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