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市市关于省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情况公示
2023年湖南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津市监狱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参照《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湘办〔2023〕12号)和《湖南省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整改销号指导意见》(湘环督办〔2019〕2号)文件要求,现对其整改任务、目标、措施、效果及整改销号意见对外进行公示。
披露问题:2023年3月调查发现,常德津市监狱(涔澹农场)珍珠退养不彻底,农场内尚有近200亩珍珠养殖未按要求完成养殖器材、设施清退。场内有5000多亩精养鱼塘,水产养殖尾水未有效治理。农场生活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管理不规范,监测数据异常,对该污水处理站出水采样检测,化学需氧量为21mg/L,氨氮为20.41mg/L,总磷为0.431mg/L。
主体责任单位:津市市人民政府
牵头督导单位:市司法局
配合督导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
整改目标:取缔津市监狱(涔澹农场)珍珠养殖,彻底清退养殖器材、设施,并实施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逐步改善津市监狱护城河、环绕水沟等水体水质。完善监狱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范污水处理在线监控及日常运维管理。
整改措施:1.全面清退珍珠养殖。制定津市监狱(涔澹农场)珍珠养殖退养方案,8月31 日前全面退出珍珠养殖,彻底清退养殖器材、设施。
2.因地制宜推进场区4200亩鱼池(场区内原有鱼池5578 亩, 目前已有1378亩暂改为水田)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全面规范水产养殖行为,调整养殖方式,开展养殖尾水治理。
①对其中2847亩全面优化养殖结构,调整养殖方式,实施粗养模式,撤除投饵设施禁止投肥、投粪、投饲料(禁投畜禽粪、畜 禽养殖废弃物、沼气池废液、沼气池废渣、化肥类、生物肥类、饲料类)等投入品,待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成后可进行精养。
②对其中1353 亩连片养殖池塘实施“三池两坝”生态综合治理。1353亩连片养殖池塘片区有1730米沟渠,其中:930米沟渠改建为排水沟渠;800米沟渠用于“三池两坝”建设,“三池两坝”建设沉淀池、 一级过滤坝、曝气池、二级过滤坝和生态净化池。
③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巡查,对鱼塘中的垃圾和杂物,及时清理;市生态环境局津市分局对水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类施策,确保水质达到湖南省精养鱼池尾水排放一类标准。
3.升级改造津市监狱(涔澹农场)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染治理设 施。更新污水处理站格栅机和A/O 系统好氧池填料、曝气系统等 污染治理设施,并完善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人工湿地管道填 料、湿地植物等,确保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4.规范津市监狱(涔澹农场)生活污水处理在线监控和运行管理。立行立改,迅速完成污水处理在线监测系统问题整改和验收工作。津市监狱(涔澹农场)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完成后,移交津市市住建局,纳入全市统一运维管理和常态性监督监测。
整改完成情况:1.全面清退珍珠养殖。津市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津市监狱分别制定工作方案,2023年8月25日,农场内280亩珍珠养殖设备、器材已全部清理完毕。2.开展精养鱼池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场区4200亩鱼池(场区内原有鱼池5578亩,目前已有1378亩暂改为水田)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对2847亩鱼塘全部调整为粗养模式;完成撤除养殖设施57台,与6户鱼池承租户签订承诺书,禁止投肥、投粪、投饲料等投入品;对1353 亩连片养殖池塘实施“三池两坝”生态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水质检测,并要求达到省精养鱼池尾水排放一类标准。3.已完成津市监狱(涔澹农场)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4.加强操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完善在线监测系统,抓好两个污水处理站出口废水水质检测,确保达标,进一步规范津市监狱(涔澹农场)生活污水处理在线监控和运行管理,为两座污水处理厂办理《排污许可证》,2024年5月正式由津市监狱移交津市市住建局市政公司运营,纳入全市统一运维管理和常态性监督监测。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常德市生态环境津市分局反馈。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4年7月15日-2024年7月20日
受理部门:常德市生态环境津市分局
联系电话:4222966
联系地址:津市市银苑路853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