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津市资讯>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津市市司法局关于拟推荐第十批“全国民主 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公示

来源: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5-08-22 09:28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了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申报工作。按照自愿申报、自上而下、逐级审核、民主择优的原则,经市司法局初核,现对拟推荐对象和相关工作成效情况予以公示。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市司法局反映。

推荐对象:津市市三洲驿街道城隍庙社区

公示时间:2025年8月22日—9月1日

联系电话:0736-4202730

津市市司法局

2025年8月21日

附件:

津市市城隍庙社区工作情况及成效

城隍庙社区位于三洲驿街道南边,东至澹津路,南傍澧水河,西与澧县杨湖口相连,北至建设路,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550户、2767人、党员100名,辖有城隍庙步行街、大码头市场等商圈,共有商铺400余家。近年来,城隍庙社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契机,不断加强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一、建强“主心骨”,夯实民主法治建设根基

城隍庙社区坚持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居民参与”的法治社区建设体系。一是健全责任链条。成立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党总支副书记为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居民代表为成员的法治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将社区法治建设纳入社区居民议事会议事内容,结合实际将“反电诈”“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邻里互助”等编入《居民公约》,通过公约上墙、入户宣讲,推动制度从“纸上条文”变为“日常遵循”。

二、激活“宣传网”,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以“法律进社区”为抓手,打造“线上+线下”“特色+常态”普法矩阵,让法治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一是搭建多元化普法阵地。通过辖区阳光大草坪、澧水河堤的建设,打造了“法治草坪”“法治河堤”等法治阵地,在社区服务中心开辟“法治读书角”,配备法律书籍百余册;利用社区投影仪、电子显示屏播放普法动漫,让家长儿童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熏陶;依托社区网格微信群打造“法治微课堂”,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活解读、邻里纠纷调解案例等相关法治知识。二是开展分众化普法活动。针对青少年群体,联合辖区学校开设“法治小课堂”;为老年人定制“防诈骗法治茶话会”“法治夜话”,并邀请法律工作者“以案释法”;结合“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特定时间节点,不定期向商户、居民开展集中宣讲、送法上门等活动,今年来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0余次,惠及居民2000余人次。

三、赋能“自治阀”,保障居民民主权利

严格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法治建设,实现居民自治,推动社区事务“大家议、共同管”。一是畅通议事流程。针对加装电梯、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居民提议—网格收集—代表审议—公示公开”四步流程,顺利完成了A7街区老旧小区改造、“一拆四增”改造等民生项目,并由党员、居民代表组成居务监督委员会,对社区财务收支、惠民资金发放等事项实行“每月审计、季度公示”,群众满意度达98%。二是激发自治活力。通过培育“居民议事会”“法律明白人”等队伍,增强居民自治能力,引导居民自主协商解决楼道堆物、噪音扰民等“微矛盾”,今年以来自主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居民自治成效显著。

四、筑牢“调解盾”,守护社区和谐稳定

坚持“枫桥经验”本土化,以矛盾纠纷“预防在先、调解在早、处置在小”为抓手,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一是建强专业调解队伍。充分发挥社区“五老”作用,建立“红管家”志愿调解队伍,2025年以来成功调解邻里、物业等纠纷32起。二是健全排查机制。实行纠纷“日排查、周汇总、月研判”制度,建立矛盾纠纷台账,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腾退搬迁等重点领域隐患提前介入,今年预警并化解潜在纠纷13起。三是深化联动共治。主动对接街道司法所、平安办、派出所建立协作机制,对复杂纠纷实行“支部书记主持,多部门参与”,近两年来成功化解积案2起,实现积案清零。连续两年获评津市市“无上访社区”。

五、铺就“惠民路”,彰显法治为民情怀

将法律服务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让居民在办事中感受法治温情。一是优化一站式服务。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服务点”,实现法律援助、咨询等“一窗通办”服务,今年协助2名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为6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二是聚焦特殊群体帮扶。为社区矫正对象制定“个性化”帮教计划,日常联系了解动态和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为独居老人建立“法治守护档案”,定期上门宣传养老诈骗防范知识。三是筑牢平安防线。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全覆盖,新增15处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并为无物业管理的5个小区安装智能高清摄像头35个、智能安防门禁5处。

经过持续努力,城隍庙社区法治氛围日益浓厚,居民“办事依法、维权靠法”意识显著增强,形成了通过“党建引领、民主协商、依法治理”等方式,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治理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