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津市资讯>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津市市关于农业面源污染占比率过高、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率不高问题整改情况公示

来源: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15 08:25 浏览次数: 【字体:

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指出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常德市年化学需氧量产生量约100万吨、氨氮产生量1.6万吨、总磷产生量1.1万吨,其中60%左右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常德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刚刚起步,尾水治理率不高,部分精养池塘未达标排放,对西洞庭湖水质有一定的影响。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湘办〔2023〕12号)和《湖南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湘突环改办函〔2019〕16号)等文件要求,现对其整改任务、目标、措施、效果及整改销号意见对外进行公示。

反馈问题(市编号<二十九>):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常德市年化学需氧量产生量约100万吨、氨氮产生量1.6万吨、总磷产生量1.1万吨,其中60%左右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常德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刚刚起步,尾水治理率不高,部分精养池塘未达标排放,对西洞庭湖水质有一定的影响。

整改实施主体:津市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津市市农业农村局

验收单位:常德市农业农村局、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整改目标:以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完成全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任务,推进畜禽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化肥农药减量成效。

整改措施:

1.推进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因地制宜推广人工湿地尾水处理、“三池两坝”、池塘底排污等生态治理方式,逐步实现养殖池塘尾水达标排放。2025年前,新增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面积3080亩。

2.进一步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改造,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做到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雨污分流到位,粪污处置记录完善,无粪污直排、偷排与露天堆积现象。规模场粪污治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

3.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强化落实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机械精量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畜禽粪污堆沤等化肥减量技术措施落地和示范工作,提升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提高有机肥资源利用水平,力争实现化肥使用量稳中有降。

4.强化农药减量增效,着力培育植保服务组织,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组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片,因地制宜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加快新型高效施药器械替代低效药械的步伐,提高病虫防控作业能力和效果,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整改完成情况:我市通过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减少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增加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装备配套等方式,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占比率,提高了全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率,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得到进一步治理,问题已完成整改。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津市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反馈。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5年10月15日至20日

受理部门:津市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联系电话:422494

联系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第二行政中心7楼(津市市津澧大道与双济路交叉口160米)


津市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2025年10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