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小心肝!
夏日炎炎,啤酒和烤串似乎成了长沙市民与烧烤模式抗衡的神器,但一冷一热的进食,细菌病毒未被充分杀死的烧烤,会加大肝脏的解毒负担,容易让肝炎病毒趁虚而入。
在肝脏疾病中,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五种。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肝炎病毒影响,引起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每年近150万人死于肝脏疾病,大都为乙型和丙型肝炎所致。部分人感染肝炎病毒将终身携带,不仅一辈子遭受病魔的折磨,还可能被歧视。
如何才能保护自己远离病毒性肝炎?
除了你熟悉的乙肝,还有哪些肝炎让你不得不防?
甲肝
甲肝属于肠道传染病,病人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即可向体外排毒,甚至存在大量的隐性感染者,虽不发病,仍可不知不觉感染他人,极易形成人际之间的传播。
丙肝
丙肝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等。与乙型肝炎类似,但较轻,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但慢性化程度较为严重,可导致暴发性肝衰竭。
丁肝
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只能存在于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中,极少单独感染,丁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时伴随的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
戊肝
戊肝在发病初期极易被误诊。老年人和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脂肪肝、肝硬化等患者感染了戊肝,病死率较高。孕妇感染戊肝易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病死率高达20%。现在很多市民吃火锅贪鲜嫩,如果这些生菜、肉类和海鲜处理不干净,就会让戊肝病毒有可乘之机。
哪些途径可感染和传播病毒性肝炎?
不安全血液、不安全注射以及共享药物注射用具都可造成肝炎感染。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成年人如何科学接种肝炎疫苗?▲▲▲
1、感染甲肝的高危人群:到有地方性流行或暴发地区的旅行者;曾有多次甲肝暴发社区所居住的居民;有甲肝职业危险或面临病毒传染危险性较大的人员,如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战士、食品加工工作人员、污水处理人员;静脉吸毒者、血友病患者和其它接受血液制品治疗者;甲肝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乙肝或丙肝患者、饮酒过度者等。
疫苗接种建议:以上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进行预防。灭活类疫苗需接种2剂次,两次间隔6个月。
2、建议凡处于乙肝感染高危状态的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他们主要包括:医务人员、乙肝病人及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血液透析者及大量使用血液或血液制品者、静脉吸毒者及性伴侣较多者、集体单位生活工作者、免疫系统功能较低者。
疫苗接种建议:表面抗原阴性者及曾经接种过疫苗但无抗体产生者,按照0-1-6月的程序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或接种1剂次60μg疫苗;WHO不主张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并产生抗体者再进行加强免疫,因为接种疫苗成功后,即使体内抗体水平低或无抗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后,机体内的免疫记忆细胞也还可以再次发挥作用。
3、16岁以上人群中,餐饮服务工作人员、畜牧业从业人员、中老年人、育龄妇女较为易感戊肝病毒,建议接种戊肝疫苗。
疫苗接种程序:为达到最佳的接种效果,应按照0-1-6月的程序接种3剂次戊肝疫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