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两个专项整治”工作专栏

津市: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守护学生“盘中餐”

来源:纪 委 发布时间:2024-09-20 18: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午吃红烧肉、胡萝卜肉丝、炒青菜,汤是西红柿蛋汤。有时候还能加鸡腿,每天食堂好像开‘盲盒’,大家都很期待。”津市市毛里湖镇保河堤中学初二年级的张同学对学校食堂很满意。

吃了2年学校食堂,张同学对比今年上半年以来食堂的变化感受特别明显,午餐、晚餐的餐费还是每顿7元,但菜品比之前更好、种类也更丰富,“之前的菜比较简单,不少同学经常带泡面在学校吃,现在同学们都不爱吃泡面了,学校食堂会提前公布一周的菜单,我爸妈看了都说这个餐标能吃到这样的菜很实在。”

除了保河堤中学的食堂,今年4月以来,津市全市自主经营食堂的44所学校在纪检监察机关、教育主管部门和群众的多重监督下,经历着一场“蜕变”。

此前,学校自主经营的学生食堂饭菜质量大多遭到学生吐槽。有同学戏称“食堂饭菜真是香,水煮白菜有营养。打菜阿姨手还抖,一勺下去半勺光。”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津市市纪委监委先后查处德雅中学总务处主任周某挤占挪用食堂经费案、灵泉中学总务处主任胡某采购无“质检”食材案等,退缴膳食经费8.4万元,处理处分12人。通过案件剖析,发现有关学校在食堂管理、用餐服务等环节风险较大,2024年6月,向市教育局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立即自查整改、堵塞漏洞、整章建制。

津市市教育局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修订完善《津市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台账》《食堂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进一步强化学校食材采购的报备、招标、验收、出入库等程序;实行跨校财务互检及联合财政局等单位对学校食材采购、财务管理进行专项督查,并组织食堂财务人员培训,增强其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底线意识。

为让监管更高效精准,津市市纪委监委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会同教育、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行动,发现并整改问题169个。针对食堂经费管理问题,联合审计部门选取4所重点学校开展食堂收支审计工作,发现7方面20个问题,督促全市学校对照自查整改,建立食堂经费使用台账,定期公示,严格控制食堂开支范围。

为增强社会监督的透明度,津市市教育局要求自主经营食堂的学校每周公布食谱、餐标和就餐人数,“如果两个学校用餐人、餐标基本一样,菜品却相差较大,家长会对比,学校就有压力,‘输人不输阵’,各个学校的食堂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卷’了起来,比如津市职业中专打造了深受学生喜爱的营养餐,不少学校还从教师陪餐制衍生出‘班主任约饭’等特色项目,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津市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在全市中小学设立监测点3个,重点关注食品安全、乱收费乱摊派、挪用学生补助等方面问题,一线收集问题线索。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们接到的与食堂有关的投诉大大减少。我们将继续探索构建‘闭环式’监督机制,守护好学生的‘盘中餐’。”津市市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