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市:民声呼应间,党群心连心
今年以来,津市市始终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畅通民意渠道,把“民有所呼”变为“我有所应”,让群众幸福感可感可及。今年来,津市共摸排矛盾纠纷1933件,化解率达95.8%;解决涉企问题546个,解决率达98.6%;民生支出占比高达78%,民生实事方面,承办省、市及本级民生实事24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43件。
“之前大家反映水渠堵了,春耕着急用水。没想到镇里开会第二天就来人清理,现在水流通畅,我们再也不用为秧田缺水发愁了!”津市白衣镇建国村李大姐站在新修好的灌溉渠旁欣喜地说。这是白衣镇积极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推动“开门办事”机制落到实处的生动缩影。
聚焦群众期盼,从“不满意处”改起,从“发展需求”做起。紧扣群众产业增收期盼,白衣镇科学布局“一主一特”产业。一方面深耕传统藠果产业,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藠果种植户胡大哥说:“以前自己找销路,价格不稳定。现在镇里牵头打通销路,我们放心种、不愁卖,每亩多赚两千多元!”另一方面探索中药材产业发展,镇政府遵循“市场先行、以销定产、绿色发展”原则,主动引入实力强、信誉好的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企业提前签订订单、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镇村两级则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基础设施配套等服务工作,共同盘活耕地恢复地块和闲置林地1000余亩。正在基地务工的脱贫户齐阿姨笑着说:“我家的山地荒着也是荒着,现在租给基地收租金,我还能来这栽苗、除草,顾家赚钱两不误!”目前,津市白衣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不仅形成了集中连片的产业景观,每年还可吸纳务工超过3.5万人次,年创收超2000万元。
从“听见民意”到“办实民生”,白衣镇正在用一桩桩暖心实事串联起密切的党群关系。未来,津市将继续坚持“开门迎题、现场解题”,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