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归档时间:2023年07月19日

疫情信息专栏

“封控区”“管控区”的你焦虑了没?“化蝶”3分钟守护你的“心灵绿码”

来源:卫健局 发布时间:2022-04-01 16:17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疫苗 戴口罩 少聚集 勤洗手 —

疫情防范不松懈

内心焦虑要消灭


         
守护你的“心灵绿码”          

         
图片    


防疫不能松  心灵不能紧            

         
近日来,由于疫情形势复杂,多地出现确诊病例,一些区域被列为管控区、封控区和防范区,以便及早发现、管控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        
面对区域封控,一些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那么在封控区、管控区的人们,应该怎样做好心理调节,缓解焦虑,消灭心理内耗呢?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程明主任医师表示,处于封控、管控区,打破了原来的生活习惯,限制了自由,由此引发的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心理反应,要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如果同时感到焦虑和恐惧,应做好以下七点:        
图片        
图片        



     
1.尝试内观      

     

     

试着找到自己焦虑、恐惧的根源,想想是什么让你害怕,担心什么后果,回忆之前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2.自我分析      

     

     

可以用纸笔写下你恐惧和担心的问题,将每个问题的原因找出来,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3.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事情      

     

     

其实每件事都有它积极的一面,比如现在隔离在家不能出门,或许会烦闷无聊,却也是难得的学习和放松的好机会。


     
4.少看负面新闻      

     

     

用行动充实生活,不如现在就放下手机,远离那些引起焦虑的来源,也可以规定自己每天定时观看疫情相关的新闻,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5.保证规律作息,丰富隔离生活      

     

     

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可以看书、看电影或上网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绘画、烹饪或者养花,并且享受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聊天的主题丰富一些。定时锻炼身体,特别是心情烦躁时,听一些冥想放松的音乐,或者做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


     
6.赋予隔离积极的意义      

     

     

集中隔离是防疫新冠病毒的必要措施,要知道你的隔离有着极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你在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利用隔离的时间正好能好好休息一下,做好身心保健,为日后的生活工作做一些计划和准备。


     
7.寻求专业的帮助      

     

     

当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时,请主动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图片        
图片        


“化蝶”3分钟 守护“心灵绿码”            

         
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大科主任周旭辉主任医师介绍,在内心焦躁、烦闷的时候,还可以试一试这个 “化蝶”小妙招,3分钟缓解心身疲惫。        

       
  1. 先想象一下过去生活中让你感到愉快、有安全感或是被关爱的景象。同时想象与这个景象相联系的积极词语,快乐、喜悦,自己慢慢进入安全或平静的状态。

  2. 将双手交叉在胸前,中指尖放在对侧锁骨下方,指向锁骨方向。可以闭上或者半闭上眼睛。

  3. 将手想象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缓慢地、有节奏地交替摆动你的手,例如, 先左手,后右手。

  4. 缓慢地深呼吸,留意思绪和身体感受。在这一刻,在想什么?脑海里有什么样的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样的气味?

  5. 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不去评判它们。把这些想法、感受看作天上飘过的云彩:一朵云彩来了 又去了,我们只需静静地目送,不去评价它的好坏。

  6. 重复6-8次“蝴蝶扇翅”,直到身体平静下来。

周主任表示,这个简单易学的“化蝶”小妙招,可以快速帮助心理焦虑的人减轻疲惫,增加安全感和积极感受,守护我们的心灵的“绿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