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多,如何防控?
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数据,29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56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090例。其中上海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56例。
为什么有这么多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是否也会造成病毒传染?怎样接受治疗消灭体内病毒?如何有效防控?
无症状感染者就是核酸检测呈阳性,但目前没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根据目前的情况还不能够诊断为“确诊病例”的阳性感染者。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只是目前处于潜伏期,还可能会发展为有症状的确诊病例。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在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下,没有出现临床症状。
无症状只是意味着感染者没有症状,但是和确诊病例一样都具有传染力,都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的途径传染给别人。
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多、比例高是本轮疫情的明显特点。这一特点不仅与病毒本身有关,也与及时筛查、尽早发现感染相关,更与疫苗接种密切相关。

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自身特点有关
与早期发现和管控有关
与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有关
现在疫苗接种的覆盖率高,接种疫苗之后,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即便感染,相对来讲可能有些症状表现不出来,所以疫苗接种还是非常有效的。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同样要进行密接者、次密接者的排查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以及相应的场所管控措施。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采取一样的措施来管控和筛查。
目前,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只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湖南省对所有无症状感染者均实施中医药干预,一是控制其不出现症状,尤其是不转为普通型;二是促其核酸早日转阴。无症状感染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还要开展血常规、CT影像学检查和抗体检测。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后,则订正为确诊病例,按确诊病例治疗管理。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说,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使疫情的发现变得困难,而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如不及时被发现会使疫情进一步扩散,又增加了及时控制疫情的难度。必须进行快速严格的流调溯源工作,关键是快,早发现、早隔离。流调工作艰巨复杂,需更加严格仔细,不仅要关注病例的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还要考虑病例前期是否存在传播链,尽可能找到无症状感染者。要用最短时间找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彻底阻断社区传播,才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处于疫情防控区的人员,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有条件的家庭,可借鉴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工作方法,在家中划分出安全区和污染区,提高家庭“院感”防控意识,避免交叉感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